汪丙连在广场边清除杂草。
54年前,贵州省独山县城关区30多岁的大龄女青年汪丙连,与同村姐妹结伴到天峨县旅游。期间,汪丙连突发怪病,在身无分文、病痛缠身的日子里,得到了天峨好心人的热心帮助而逢凶化吉、转危为安。为了报答好心人,汪丙连毅然选择嫁到天峨,并默默地为当地人民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7月19日清晨的天峨县城城雕广场,晨练的市民来往穿梭。在广场边的一个活动死角,84岁的汪丙连大妈已经开始了她新一天的“工作”——用手一根根地将杂草拔掉……
其实,从1990年7月开始,汪丙连就早出晚归,义务清除天峨城区广场上、公路边的杂草,捡拾烟头、纸屑等。
“这个大嫂天天早上来到城区公共场所扯草和捡烟头、纸屑等垃圾,晚上才收工回家。是做好事,无偿的,为人民服务哦。”正在跑步的退休干部黄光荣见笔者采访汪丙连,忍不住停下来“报料”。
“像老人家这样的人现在太少了。”正在晨练的居民蒙元高说。
汪丙连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汪丙连1928年生于贵州省独山县城关区,由于父母要送3个哥哥读书,从小就乖巧的汪丙连小学毕业后就主动放弃学业,回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传说中美丽神奇的广西像一颗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汪丙连。1958年,30岁的汪丙连和同村几个好姐妹商量,决定相邀到广西好好玩一段时间。几天后,姐妹们来到了天峨县纳洞村。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就在她们抵达天峨的第二天中午,汪丙连突然觉得腹部肿了起来,接下来的几天,粒米未进,而且不停地呕吐。身上一贫如洗的汪丙连和姐妹们不知所措、六神无主。无奈的她们坐在公路边哭泣着。
路过的一位好心人了解到汪丙连的病情后,搜出身上仅有的20元现金递给汪丙连,并嘱咐她马上到医院看病。
有了救命钱,汪丙连到了医院把病治好了。出院后,当地素不相识的老大娘还把她接到家里,端上好肉好菜,让汪丙连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困顿之际,得到天峨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汪丙连觉得她这条命是天峨人给她的。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汪丙连决定扎根天峨,并用一生的时间做好人好事,以实际行动报答纯朴善良的天峨人。
经人介绍,当年7月,汪丙连嫁到坡结乡拉岩村茶场屯苏家为妻。后生下一男一女,日子虽不算富裕,但过得很舒坦惬意。
结婚成家后,汪丙连一直没有忘记过知恩图报的承诺,可作为一个普通妇女,能为他人做些什么呢? 她看到茶场屯的山路坑坑洼洼,雨季时,路面经常塌方,村民来往很不方便。汪丙连萌发了义务对这条路进行整修、锄草的想法。得到家人的支持后,从1969年7月开始,汪丙连每天忙完地里的农活后,就带上锄头、砍刀等工具,修修桥补补路,砍伐路边的藤蔓,清除路上杂草。
汪丙连这一干就是21年。
1990年,汪丙连的儿子由乡下迁居县城,汪丙连便跟随儿子来到县城居住。耳闻目睹昔日脏乱差的城区环境变得清洁干净,空气新鲜,汪丙连觉得她应该做点什么。一番深思熟虑后,汪丙连向女儿和儿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现在还能干动活儿,想做名清洁工,每天义务到广场、路边扯草,这样一来可以活动筋骨,二来也为大家做点事。”女儿和儿子都很支持母亲的想法。于是,汪丙连开始自备扫帚、簸箕等打扫卫生的工具,每天早晨6时许,准时出现在城雕广场至食品公司的主干道上……后来,她每天不但将路边杂草清除,垃圾打扫得干干净净,又拓展“地盘”,将“工作责任区”延伸至塘英开发区。
汪丙连成了天峨城区一位不领工资的“城市美容师”。
有人问汪丙连这么做图个什么,她说:“就图个老有所乐。”
朴实无华的话语、默默无闻的行动、真真切切的感情,一位平凡的老人就这样演绎着自己的人生。
新闻推荐
天峨讯 7月22日,天峨县森林公安局龙滩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结束了河池市森林公安基层派出所长期无房办公的历史。 &nbs...
天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