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根据河池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河池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GDP实现稳增长,第一产业焕发新活力,“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民生保障不断增强,全市经济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河池市GDP总量从1978年的5.67亿元飞升到2018年的78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4%。
扶贫产业有序推进,第一产业焕发新活力。河池市以实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为契机,不断加大农业产业项目扶持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创近年来最高。
201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4.48亿元,增长5.4%,比上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增速创七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全市水产品产量9.84万吨,增长17.6%;全年肉牛、肉羊、家禽分别出栏26万头、104万只、2202万只,分别增长8.8%、4.3%、9%;“三特”水果产量43.8万吨,增长5.1%。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投资、消费、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三驾马车”拉动作用突出,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势头。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4%,比上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公路项目年度完成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369公里,创历史最大规模。
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201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22亿元,比上年增长9.6%。按消费主体分,城镇消费264.2亿元,增长9.7%;乡村消费66.02亿元,增长9%。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其中,家具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7.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8%,书报杂志类增长10.7%,烟酒类增长11.2%。
外贸创10年来新高。全市进出口总额27.98亿元,增长43.4%,比上年同期提升38.9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8.4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出口4.92亿元,增长120.5%;进口23.06亿元,增长33.2%。
“三去一降一补”有序推进,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去产能,关闭煤矿矿井8对,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72万吨;去库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比上年下降6.8天,商品房库存进一步减少;去杠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0.9%,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降成本,为企业减税20.3亿元,降低用电成本2.35亿元,帮助骨干企业融资18亿元;补短板,2018年12月,河百高速正式通车,贺州至巴马、融水至河池、乐业至百色(天峨段)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河池高速网络初具规模。
得益于全市经济运行稳健,全市财政收入77.54亿元,同比增长11.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不断增强,居民收入稳固增加。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0余万人;城镇职工医疗“双保险”惠及参保职工29万人;率先将社会救助事项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救助困难群体398万人次。
2018年,全市民生支出294.49亿元,比上年增长7.1%,比上年增加19.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3.6%。全年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5元,增长9.2%,增速排全区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68元,增长7.1%,在全区排第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7元,增长11.1%,在全区排第1位。
(王银俪)
新闻推荐
由河池市委、市政府投资新建,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的市老年大学为离退休干部和社会中老年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