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兴起,新闻资源整合,媒体融合发展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媒体”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传统媒体记者特别是地市级传统媒体记者如何打破传统思维,适应新形势,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全媒体记者,是当前摆在地市传统媒体发展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全媒体”概念及特点
“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全媒体”有以下特点:
1.信息集成者。从传播载体工具上分可分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从传播内容所倚重的各类技术支持平台来看,除了传统的纸质、声像外,基于互联网络和电讯的WAP、CDMA、GPRS、3G、4G等。
2.媒介之间融合发展。“全媒体”体现的不是媒体间的简单连接,而是全方位融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自身的全面互融,总之“全媒体”的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
3.“全”而“细”,根据不同受众提供不同信息产品服务。例如,针对同一新闻信息,可以提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供受众选择,还可以进行互动、评论等。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个体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信息表现的侧重点来对采用的媒体形式进行取舍和调整。
二、全媒体时代地市传统媒体记者遇到的挑战
由于全媒体记者需要能写、会拍,还要懂得编辑、推送,这对地市传统媒体记者带来了严峻挑战。
1.思维固化。一直以来,地市传统媒体记者编辑分工明确,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编辑、编导各司其职,各做各的事。而全媒体记者需要一个人把采、编、推送全部做完,打破了地市传统媒体采编流程,很多地市传统媒体记者难以接受,特别是一些老记者。
2.业务水平有限。根据全媒体的传播特征,全媒体记者需要集采访、写稿、摄影、摄像、编辑、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必须会使用服务于全媒体采访的所有媒介工具,由以前的“专一”型记者向“全能”型记者转变,地市传统媒体记者对此存在较大的业务能力差距。
3.体制机制不健全。地市传统媒体之前对记者有一整套成熟的考核机制,但全媒体是个新事物,当前各媒体单位发展全媒体都在摸石头过河,没有照搬的经验管理模式,也没能够调动好传统媒体记者转型的积极性。
三、如何做一名合格全媒体记者
虽然全媒体时代下地市传统媒体记者遇到严峻挑战,但地市传统媒体记者必须顺应发展潮流,主动转型,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全媒体记者,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1.转变思路,树立全媒体思维。从传统媒体记者向全媒体记者的转型,需要记者在自己的观念上进行更新换代,认识到传播的实质,进而努力实现自己的全媒体思维。记者只有打破固定、传统的思维习惯,重新认识和思考全媒体,体会到全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劣,认识到新闻传播的深刻含义,才能去更新理念,用全媒体的思维进行新闻报道,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媒体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
2.加强业务学习。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全媒体记者应有的专业素养,要学会同时掌握文字、图片、视频等采编方式,并在各个工种间自如转换,提升多媒体新闻产品采集和编辑能力。
3.转变文风。对于地市传统媒体记者来说,如何转变文风,与时俱进,顺应受众需求,树立品牌,是全媒体时代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之一。
4.加强新闻采集敏感性。地市传统媒体记者要最大可能地拓宽自己搜集新闻线索和素材的途径,加强与部门、通讯员沟通。同时,加强对新媒体和自媒体信息辨别能力,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避免误传假新闻。
5.完善管理机制。出台一系列全媒体管理机制,鼓励地市传统媒体记者积极向全媒体记者转型。
总之,全媒体是传媒业发展大势所趋,地市传统媒体记者要打破传统思维,适应新形势,加强业务学习,转变文风,进一步提高新闻敏感性,努力适应全媒体传播新环境,力争把自己打造成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优秀全媒体记者,做实现“中国梦”征程上的记录者。 (作者单位:河池日报社)
新闻推荐
金城江讯在脱贫攻坚战中,金城江区抓好水利项目建设,切实服务民生,今年重点水利项目总投资20001.82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3761.8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8.8%。建设水库保灌饮。该区投入资金8097万元,建设...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