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应鑫
壮族作家红日历经三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述职报告》,于《小说月报·原创版》2013年第12期头条推出。这部气韵生动的小说读来显得既严峻又柔和,既忧伤又委婉。小说戏虐的语调里,依然能见到他《说事》的民间智慧,感到他《动弹不得》里的惆怅悲凉。《述职报告》叙事神定气足、张弛得法、缓急有度,叙述语言虚实相生散发泥土芬芳,糅合了俚语和官话,含纳了流行语的鲜活,道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交错,有强烈而深切的命运感和亲切感。
小说叙述方式别具匠心,巧用古老民间智慧——说书模式,用轻如鹅毛的言语,举起重若千斤的生活。红日在知天命之年,对目睹的生活百态、人间生死,憨态可掬地逐一讲述,他这种说书模式,既醒神又使人迷醉。小说把官场“险”的一面藏得很深,却又在主人翁玖和平无奈和尴尬的仕途之路上显影出来。这说书模式所呈现的审美新质,使小说叙事散发出亲切悠然的气息,凸显出壮族民间的风趣和辛辣,脱逸出美好的抒情和自省,升腾起肃穆的悲悯情怀。
说书讲究简明易诵,让读者听得明白易懂,《述职报告》正是抓住这点,将复杂的故事,简明扼要地讲述出来。主人翁玖和平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遭遇,被叙述得一波三折,让人如芒在背。玖和平与不良商家斗智斗勇、化敌为友,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官商牵扯的钢丝绳上,或平步青云或万劫不复……这司空见惯的题材,被说书模式营造出“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奇妙情境。
对于玖和平一般的小人物,真正的职责是找到自己位置,守住自己信仰。他渴望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渴望在诡异多变的仕途上获得升迁。他拥有信仰、崇尚民主、禁欲修身,他敢于毛遂自荐,为人化解纠纷。他不依不饶为人排忧解难的思维习惯,成他晋升通道上被对手瞄准的死穴,由此,一场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暗战上演了。暗战里的道公刘叔,尤如一把梭子穿起整个故事。小说即是以这个民间智慧化身的道公,吊人胃口,试图把读者带回鸡鸣风雨的古老意境。
人生就像一场冒险,投入越多,经受逾期风险越大。玖和平历经坎坷且尝遍辛酸,其政治生命中少有称心如意事,但面对生活的复杂问题,不回避矛盾、不粉饰太平;处在艰难困苦中,仍有一种复杂的达观和清醒的理智。他母亲身患绝症,身体机能每况日下。痛苦挣扎许许多多个夜里,母亲曾无助地望着儿女。他无奈地望着母亲,忍痛接受母亲乞求,为母亲注射海洛因(俗称白粉)化解疼痛,陪她一天天走向彼岸。因此玖和平被人举报遭受牢狱之灾,虽很快走出牢笼,但他却带读者走向一个没有四壁的监牢。红日采用手指点穴,治疗玖和平“心灵”末梢神经病变,既有警醒作用,又能为传统文化河床筑土培基。
死亡说时漫长、来时猝不及防。玖和平母亲生前养育三个儿子,收养一个弃婴当干女儿。待子女考入大学后,“母亲将她的干女儿,变成了她的儿媳妇”,这个儿子就是玖和平。别人说母亲封建包办婚姻,母亲却这样对儿子解释:“我可以把雪雁嫁出去,但是,她的父母已经把她抛弃了一次,我再把她嫁出去就等于又把她抛弃了。”“我默默服从母亲的安排……我从会开口说话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对母亲说过一个‘不\’字。”朴朴实实的语言昭示出一颗颗纯洁的心灵,反观红日对生死的细腻呈现和道德传统的顺从,让人觉得惊疑错愕又真实可感。对两代人的磨合与冲突的书写,更让人看到生活中的尴尬、人性中的可笑与可怜。母亲彻底解脱了,却把灰暗的背影留在世间。那如泣如诉的描述,让读者夜里都梦见这对母子重聚首。
读过《述职报告》,我们不难发现红日的新姿态——他已从高海拔地带走进负海拔地带。他调整呼吸抬步向前,以不一样视角追问人生迷局中的爱与恨、成与败、生与死。于时光之河漩涡中,他牢牢抓住方言俚语的舟筏,渡过命运的霜冷长河。他突破对权力传统的讽刺,尽一己之力让民间风俗与人物,灼灼然地盛开在传统文化枝干上。在《述职报告》里,掺合着伟大与渺小、可悲与可笑,或许正是这种草根情怀缘故,让我觉得亲切接地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报告”,红日的《述职报告》就像等待许久的列车徒然而至,载满与生活息息相关、与生命息息相关的货物,停于时间的站台,等待我们装卸。
(红日,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河池市文联主席。)
新闻推荐
车祸中 女子连遭两车碾轧第二辆涉事车事故后逃逸,河池交警在事发2小时后找出
今报河池讯(记者蓝锋 通讯员韦莉华)2月9日晚,在国道323线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良伞的立交桥路段,一女子被一辆小汽车撞倒后又被另一辆路过的汽车碾压,导致当场死亡。第二...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