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我们来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乔善乡乔本村石吨屯党支部书记罗林金的家,他家人告诉我们罗林金没在家。于是我们拨通罗支书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告诉我们:“正在帮群众拉蔗种,马上回来。”
等了20多分钟,罗支书回来了。罗支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乐观、开朗、大方。
罗林金告诉我们,他原来在矿山采矿,后来由于村里缺乏合适的村干部人选,乡领导找到他,要他出任村干部。1989年,他顶着各种压力和家人的不理解,毅然放弃了在矿山采矿的优厚收入,上任乔本村民委副主任,后来任村委主任、村党支部书记。连续5届当选人县人大代表,去年当选为河池市人大代表。“我作为村支书、人大代表,就要为群众谋利益。”是的,罗支书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干。
自从他出任村干部后,就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
2009年7月3日,一场大雨,把乔本大桥冲垮了,5000多人过河难。
几个村民在河上架起了一座便桥,村民过桥每人每次收费1元,摩托车每辆收费3元,群众意见很大。得知情况后,他一边找架便桥的村民协调,一边向乡领导汇报。经过反复协调,晓之以理,最后村民答应要1万元架便桥成本费,便桥交给村里管理,不再收群众过桥费。在乡里未拨给经费的情况下,他拿了自己的存折,取出1万元,给了架桥的村民,终于把这件事“摆平”了。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如何把大桥修复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和其他村干部,积极汇报,争取项目。2010年9月3日,乔本大桥开工重建。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不按时到位,工程处于半停工状态。桥墩清基时,缺乏抽沙机,他把自己的一台抽沙机无偿提供给工程使用。没有资金买柴油,他掏了5000元给施工队用于购买柴油。没有片石,“到我儿子的采石场赊要,有钱了你们再结账”。去年6月的一天凌晨,暴雨如注,罗林金被大雨惊醒,他想到河边驻扎着的乔本大桥的施工队,他马上飞奔到大桥建设工地,叫醒施工队员,并把机械设备在河水上涨之前安全转移,避免了一次重大损失。目前乔本大桥主体工程已完工。
乔本村上下高洞、风洞、木排等自然屯,地处大石山区,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电,群众生活贫困。群众做梦都在盼望能搬到平坦地带生活。罗林金和乡领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上下高洞、风洞、木排实行整体搬迁。新村建成后,饮用水问题还没得到解决。他找到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帮助异地搬迁群众打水井。在上级资金下达前,施工队不愿进场,罗林金又掏出10000元,先垫支给施工队。施工队很快打出了一口水井,解决了20多户90多人的饮水问题。
近年来,罗林金还多方筹资,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发动群众建修了拉项至天河集城5.6公里的村级公路,大坡、洞口、单竹3个自然屯8.9公里的屯级路,对上甘巩、下甘巩、寨脚至石吨道路进行硬化。修建了八寨、寨定等12个屯共长5845米的三面光水渠,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群众有困难,我一定想办法帮助解决。”这是罗林金经常说的一句话。罗家政因家境贫寒,两间瓦房早已破烂不堪,每逢刮风下雨,父子俩都提心吊胆。2010年,罗林金帮他申请,得到农村危房改造指标。但罗家政连启动资金都没有。罗林金垫资为他购买石料、水泥砖、钢筋等建筑材料,并用自己的拖拉机免费帮他拉回来。材料有了,又没有施工队,罗林金又帮他找施工队。经过3个月的施工,当年,罗家政一家终于住上了稳固的新房。“如果没有罗支书的帮助,我还住在低矮破旧的危房里,罗支书的大恩大德,我永世难忘。”75岁的老人罗家政深有感触地说。近两年来,罗林金先后帮助独山屯的吴德芬等“五保户”和困难群众申报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并找施工队,帮助他们建起了新房。
大坡屯杨光田单家独户住在大石山区,几十年来还用不上电,他自己买了电杆,可是缺少人力,抬电杆的人都没有。他把情况向罗林金汇报,罗林金二话没说,第二天就组织20多名年轻党员帮他把电杆抬上山,找来供电人员帮他拉电线,杨光田一家告别了祖祖辈辈点油灯的历史。
罗林金无私奉献精神得到村民的广泛赞许,也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他多次被评为罗城县优秀党(总)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大代表,河池市优秀共产党员、八桂先锋行先进个人,去年6月被评为河池市十佳党组织书记。
新闻推荐
罗城组织学习石生龙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推进党风廉政和“五大工程”建设
罗城讯
3月22日下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组织学习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石生龙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世勇在罗城调研...
罗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