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开坑、客土造林”。2年时间,河池城区一座座“雪山”穿上了绿装;“四级书记”抓林改,1年时间完成外业勘界近2800万亩,理顺了林权关系;5年间河池市林业经济总产值翻了一番……
“十一五”以来,河池市努力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加大生态环保的投入力度,扎实推进多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期末52.95%提高到66.61%。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趋势综合治理初见成效,空气质量逐年提高,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山青水秀生态美”成为河池最大的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河池人民正从生态环境改善中受益。
让江河休养生息,让森林草地绿意盎然。站在“十二五”新的起点上,河池提出了打造“生态文明模范市”的目标。
在加强生态建设方面,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和河流的生态保护。通过实施“绿满河池”造林绿化工程,加强封山育林和生态公益林管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及蓄积量。争取到2015年,河池市森林覆盖率达68%,森林蓄积量达0.5亿立方米,石漠化治理率达53%。
继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土壤保持工程,加强水源林保护和生态脆弱地区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把九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龙滩和三匹虎自然保护区等作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恢复和屏障区,把金城江、东兰、南丹、天峨、环江、凤山、宜州、巴马、都安、大化等岩溶地区作为重点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土壤保持区,加强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加强环境保护,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突出抓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重金属、危险固体废物、土壤污染治理。推进红水河、刁江、龙江和龙滩库区等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与环境修复,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争取到2015年,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例达95%以上,主要江河湖库水质达标率100%。
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和企业、园区、社会各层面,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加强节能管理方面,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抓好工业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建筑领域、公共领域的节能管理。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高效能、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变。(记者
沈应佳)
新闻推荐
“聚焦5·17电信日”系列报道(上) 信息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
信号通了,渔民李晶光笑逐颜开。
编者按今年5·17世界电信日以“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受到...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