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凤山新闻 > 正文

父亲的脚步杨东成

来源:河池日报 2017-06-22 08:35   https://www.yybnet.net/

 

父亲离开我们已5年了。这几年,我经常在梦中见到他老人家。

我的家乡在河池市凤山县三门海镇央峒村。这里山高坡陡,交通闭塞。60年代初,由于母亲生病,只有奶奶一个人能干点活,家里十分困难,在国有企业工作的父亲为了照顾家人,毅然返乡。从那时起,我就跟着父亲的脚步长大。

听奶奶说,父亲4岁时爷爷就走了,母子俩相依为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七八岁时就要担当农活家事,种地、砍柴、喂猪样样做。10岁那年,父亲第一次用竹背篓背着一头小猪,爬30里崎岖山路到集市去卖。望着父亲背影,奶奶十分担心,叮嘱了又叮嘱。天快黑了还不见父亲回来,奶奶着急了,跑到屋外盯着山坳口不放。天麻黑时终于看到山坳口晃动个小人影。他不仅把小猪卖了,还买了盐巴,给奶奶买了一顶过桐油的竹斗篷,奶奶一下子把父亲抱在怀里:“伦儿,苦了你了!”说着,泪水滚落下来。

从那时起,父亲就用自己幼小的能力支撑起这个家庭。

15岁时,找亲人帮忙砍木头、割茅草,重新盖起了两间茅草房。这时,村里有钱人家办私塾,他想读书,奶奶也很支持,没钱交学费就称粮食顶替,父亲就利用工余时间去听课。

60年代初,父亲已是生产队长,他一面抓好生产,多打粮食,一面带领群众建砖瓦厂。通过勤劳打拼,盖起了三间木瓦结构的楼房。在父亲几年的坚持下,本队20多户村民的茅草房最早实现了“草改瓦”,令周围村屯的乡亲们羡慕不已。

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的感召下,父亲带领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组织专业队,凭着简单的钢钎、铁锤,硬是把队里的山坡地改造成一层层平整的梯地。经过几年的努力,彻底改变了水土流失的状况。上级领导在我们生产队召开了全县“农田基本建设”现场会。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让我难以忘怀的事还有很多,比如他收养孤儿并抚养成人;他任大队治安主任时尽力阻止群众对被批斗的对象拳打脚踢。每年夏收后,生产队要按上级下达的指标送公粮,我们家每年要送300多斤。父亲对公粮很负责任,一定要晒得很干才送去,每次都顺利入库。但有一次,我跟父亲去送公粮,粮库新来的验收员硬说这粮不干。本来是一批粮食,昨天送来合格,今天送来不合格,父亲也感到纳闷,但他二话没说,吩咐我赶快找地方晒,从中午晒到太阳下山,才得以入库。由于又饿又累,摸黑赶完30里山路,刚进家父亲就昏倒了,第二天发起高烧,村医说是“虚脱啦。”一向坚强不屈的父亲,病了几天才站立起来。那天,他拿着那张交公粮的单子对我说:“交给国家的粮食一粒不干都不行呀!”

父亲从小就吃苦耐劳,长大后多年评为乡(公社)、县、市(地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产党员,他那正直、坚强、乐于助人的脚步,一直是引领我成长的人生坐标。

新闻推荐

凤山大雨后发洪水 三人被困一人失联

消防官兵救出被困人员。罗青麟摄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陆旺通讯员李苑君)6月12日,凤山县出现今年以来的最大降雨,凤城镇松仁村有3名村民被洪水围困。消防赶赴现场后,将其中两人救出,一人不幸失联,目前搜救...

凤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父亲的脚步杨东成)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