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炼
通讯员
黄德胜)
“呼,回家啰,有客人来了!”12月8日,凤山县乔音乡久隆村巴腊猴山脚下,村民韦仕立不断往山上呼喊。数分钟后,山顶的树丛中一阵阵骚动,尖叫声由远及近,树梢间群猴你追我赶地向山下扑来。韦仕立一边喂猴群,一边给游客介绍,200多只猕猴窜进游客中间“零距离”觅食。
巴腊屯居住着30户人家,属于“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大石山区,周围有20多个山头,5000多亩自然林。过去,由于疏于管理,这里的野生猕猴自生自灭,加上人类对它们的滥捕滥杀,猕猴只在人迹罕至的高山悬崖上居住。猴子与人的关系,曾一度紧张。
2001年,巴腊屯籍干部罗起跃退休回乡后,决定在该屯建立野生猕猴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2002年6月,他发动该屯村民自愿入股,成立“爱心股份制”合作社,每户1500元股金,资金困难的家庭可以拿给猕猴喂食的玉米、红薯、南瓜和李果等食物进行折价入股,或者投工参加猴山基础设施建设抵股。此举得到了30户村民的响应,并征得林业部门的支持后,该屯联合周边的几个村屯制定了村规民约,对所有山场进行封山育林养猕猴。
经过几年的努力,巴腊屯周边山林重新披上绿装,一度销声匿迹的猕猴又重新下山觅食,而且来了80多只。猕猴们那高亢欢快的叫声,那叽叽喳喳的交流声,让村民们看到了生态管护带来的希望。
“现在,巴腊猴山的猕猴已经发展到200多只,有不少人上门联系买猴,但我们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办事,不会轻易去卖猴子。我们要依托这些猴子和山林,搞好生态保护,做好人与猴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章。”罗起跃说。他们准备挑选8至10只猴子,弄点“猴文化”,训练猴子爬杆、跳圈、投篮,将来搞生态旅游,搞“农家乐”旅游,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负责管护猴山的饲养员说,每个月饲养这些猴子要花费上万元。一年的门票收入有10万元左右,加上政府部门每年的补助,目前,猴山基本实现“以猴养猴”。据悉,该县已把巴腊猴山列为猕猴繁殖保护区,纳入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将对猴山资源进行深度开发。
新闻推荐
凤山讯
12月25日上午,凤山县公安局组织全体民警120余人观看警示教育片。这次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有《色字当头一把刀》...
凤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