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孝谋
走进中国长寿之乡凤山,寿文化的奇观靓景固然让人悦神怡志,但更令人荡魂动魄的是这里有红色历史教育的“最”字。在凤山县任何一处红色历史教育基地,都能体会到红色历史的浩然与厚重、神圣与永恒,都可饱赏激情荡漾的精神陶冶。
1931年初,恒里岩上演的那场空前惨烈的反“围剿”战役,就是凤山人雕刻红色历史之“最”的典范。黔桂军阀趁我红七军主力北上之机,调集1万多兵力“围剿”东兰、凤山革命根据。凤山县苏维埃政府的100余名红军战士携恒里村1100余名农民群众进驻恒里岩抗敌。面对多于我十倍的敌兵“围剿”,我兵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连鹤发老妪银须寿翁都投入战斗。他们以石头当武器,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进攻,展示了壮民族英勇不屈的气概。经过激烈鏖战,终因弹尽粮绝而岩洞失守。为掩护群众突围,374名兵民捐躯沙场。如今,岁月远去了,已改名为“红军岩”的恒里岩,又簇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它作为凤山县红色革命历史教育基地,每天都有干部和群众络绎不绝到岩内“赶考”。
一部现代中国红色历史,都是中华儿女用热血书写的。录入《中华英烈大典》的壮族女红军战士韦氏送,时任中亭乡苏维埃政府妇联主席。1930年12月她在中亭村卡层山反“围剿”战役中,当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时,便勇猛地扑向敌群,死抱一个敌兵滚下百丈山崖,以花季年华谱写一曲惊星撼月的英雄赞歌,时年24岁,是现代中国红色历史史册上首位抱敌跳崖的巾帼英雄。今天,为缅怀英烈,励志后代,中亭乡政府在卡层山巅插上一面绣有镰刀斧头的红旗,旨在让巾帼英雄的芳容永远绽放于历史的枝头。
土地革命是中国现代红色历史的卷首之作。在凤山,人们能看到土地为凤山红色历史教育写下一个硕大的“最”字。1930年,中亭乡进行土地革命时,乡苏维埃政府特意划出5亩“公田”,作为红军家属和革命同志往来的生活补助,并冠以“红军田”之美称。这5亩“红军田”历经80多年风雨沧桑,至今仍没有从农民的视野中消失。在农村土地制度发生巨变的今天,不管土地如何利用和开发,农民对土地的深情依然至烈至浓,农民对土地承载饭碗及其命运前程的理念依然无法改变。这5亩“红军田”依然紧系一个“公”字在中亭村农民心中春种秋收。中亭村农民每当在“红军田”收获金灿灿的稻穗时,心中便油然而生一种艰难付出后的自豪与欣慰。他们把“红军田”看成是共同孕育幸福的产床,看成是共同享受温馨的精神家园,看作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象征。每年秋收过后,中亭村的农民党员和广大村民都自发到“红军田”设宴聚餐,说古谈今,感恩先人,纵情分享“红军田”赠给的精神佳肴!
新闻推荐
本报凤山讯(记者/韦鹏雁通讯员/张标)4月29日,凤山县法院女法官覃艳萍来到县民族中学,给2800多名学生上法制课。该法院16名年轻女法官组成“法官姐姐工作队”,在全县中小学(村完小)设立“法官姐姐驻校工...
凤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