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黄忠诚孝老敬老的事迹,在凤山县江洲瑶族乡敬老院生活的黄大辉老人就有说不完的话:“我们有病,他第一个赶到,把我们送到医院,还侍候在我们身边;我们有困难,他第一个帮我们解决……”
黄忠诚原先是江洲瑶族乡一名普通的干部,由于工作需要,于1996年3月,调入该乡民政办工作。从那时起,黄忠诚的心就一直与孤寡老人的心连在了一起。
1996年6月一天,黄忠诚到凤平村了解“五保户”的生活情况,在“五保户”王美情、覃宝金夫妇家,他看到覃宝金双手、双脚均残废,他们住的两间木架茅房已经破烂不堪。王美情老人告诉黄忠诚说,她孩子1985年死了,老公又残疾,无法修建房子。黄忠诚当即对两人老人说:“老人家放心,这事我们会尽量想办法帮你们解决的。”
但是,这事讲容易,做起来却有很大的难度。按当时的规定,政府对农村“五保户”改建危房的补助只有每户500元至1000元,在补助对象本身没有任何经济能力的情况下,这个数额的补助对于要建新房的王美情夫妇俩来说,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是,老人的困难又不得不解决,怎么办?黄忠诚想到了“发动群众”的办法,自己出钱买了酒、肉来到村里,请村干部和附近5个村民小组的组长来吃饭,共同商量给王美情建新房的事,请他们配合,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在村、组干部和群众的支持下,仅用4、5天的时间就帮王美情建成了两间砖瓦结构的新房。
江洲乡地处大石山区,是凤山县最偏远最贫困的瑶乡,当时全乡“五保”老人有75人,类似王美情一家住在危房里的就有45户,并且都分布于交通不便的山区村屯。为解决“五保”老人危房改造问题,黄忠诚向乡领导汇报并拿出方案,发动社会人士捐款,发动当地群众出工献料,要求县民政局下拨每户建房材料补助费等。经过4年的努力,共为全乡43个“五保户”解决了住有所居的问题。
凤山县从2005年开始建设敬老院、“五保”村,将部分孤寡老人由分散供养转为集中供养。这给农村孤寡老人带来福音,也给民政工作赋予更重的责任。江洲乡有敬老院一个,“五保”村两个,共集中供养孤寡老人23人。这些从农村来的“五保”老人有的不习惯城镇的生活,上去卫生间不会用卫生纸,而习惯用木棍、烟壳、树叶等硬物,以致卫生间下水道经常堵塞。2006年6月的一天,敬老院一楼卫生间又被硬物堵塞。黄忠诚叫来所有入住的“五保”老人,当他们的面用手掏出堵塞物,并对他们说:
“如果上卫生间都用使用木棍、烟壳的话,后果就是这样,你们要学会用卫生纸哟。”后来,在黄忠诚的耐心引导下,老人们都学会使用卫生纸了。
敬老院的“五保”老人,虽然是政府集中供养,但他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低。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便是黄忠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黄忠诚看到部分老人还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且敬老院靠近河边,有养鸭的有利条件,于是召集老人们商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老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于是开始养鸭。不仅这样,近年来,敬老院的老人们还自己种菜、养猪。这让老人们的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从事民政工作17年来,黄忠诚一直把孝老敬老爱老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和应尽的责任。他视孤寡老人为父母,顷尽心血,悉心照顾,无怨无悔,让这些孤寡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不再孤单地生活着。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见习记者
谭福恩)
9月19日,住建部人事司副巡视员陈付率住建部专项巡查工作组到河池市,就河池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进行调研巡查。副...
凤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