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都安新闻 > 正文

都安老乡住进“老乡家园” 钦北区大直镇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工作纪实

来源:钦州日报 2019-01-15 11:3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吴扬雪 通讯员 黎培主

“ 轰——轰——轰——” 挖掘机挥动着长臂,将一间间易地搬迁户自愿搬出的旧房推倒,并将碎砖装运上拖拉机清运走。这些房子的主人是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菁盛乡内槽村村民,他们于2002年4月从石漠化山区易地搬迁至钦北区大直镇,分别集中安置在屯笔村委石船岭组、大直村委板桥组、彭久村委水果场,还有12户分散在大直镇各村。

10多年时间,有的搬迁户或再搬迁回都安老家,或到城里置业安家,或在大直镇自建新房。2015年10月,经过层层摸底排查,共有93户221人符合广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2016年初,钦北区统一规划统建新房,对搬迁户实行二次安置;2017年,征询搬迁户意愿,出台分配房屋方案,12月底圆满完成100%搬迁户入住,将住宅小区命名为“钦北区大直镇老乡家园”;2018年,该区在后续扶持上发力,搬迁户安居乐业,不再思恋故土,主动拆除旧房并及时复垦。

户户有稳定收入来源

有稳定收入来源,是“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搬迁户生活的根本保障。

钦北区在加大就业、创业、产业的“三业”出实招,每户家庭成员有稳定工资性收入达到100%,有稳定集体经济收入受益达到100%,有意愿创业扶持发展产业达到100%。

该区积极协调企业,定期到老乡家园开展就业招聘会,根据搬迁户需求,量身定制提供就业岗位,引导安排113名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到辖区企业或外地企业务工,同时协调集镇餐饮、摊点、超市等商铺吸纳不能外出务工的搬迁群众就业,拓宽他们的经济收入来源。“目前,有83户实现有1人以上就业。”大直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党支部书记蒙明贤说,“对于弱劳动力家庭,钦北区政府采取申请乡村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的办法,目前已经安排5户就业。”

该区划出一块土地分给搬迁群众种植时令蔬菜、农作物,有些搬迁户在自给自足基础上,将蔬菜拿到集镇市场卖,作为家庭零花收入。

2018年,该区举办3期共228人次学习实用致富技术培训,目前有3户发展规模养殖、两户注册实体工商营业执照自主创业。

去年以来,该区整合扶贫专项资金共95万元,其中投资45万元,建成占地5亩的富贵金桔扶贫车间,出租出去,增加安置小区年集体收益3.6万元;投资5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8亩肉猪产业扶贫示范小区,与钦州金陵牧业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基地”模式运营,安置小区党支部负责人担任社长,选聘安置小区1-2名搬迁群众为管理员,公司提供猪苗、饲料、兽药和定期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并以14.8元每公斤保价回收,每批可养殖500头,年出栏肉猪可达1000头,为安置小区创造年利润不少于8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住进安置小区,“老乡”乐享城镇居民生活待遇

走进“老乡家园”安置小区,只见花园、亭台、路灯、健身器械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老乡们或锻炼,或下棋,或看报,怡然自得。

据悉,去年,老乡家园挂牌成立“钦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指导搬迁户选聘3个楼长、2个保安、1个保洁员,并引导组建物委会,实行常态化、规范化管理。

“有困难找党支部。在党支部的帮助下,如今我是大直镇环卫站工人,每个月有七八百元收入。”郭荣友是1人户,在安置小区党支部和有关部门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找了一份乡村公益性工作。同在老乡家园居住的黄安珠,家里旧电视机不能正常播放,安置小区党支部协调大直镇扶贫办解决,钦北区政协干部陆燕侣是其结对帮扶联系人,去年12月12日向其赠送一台崭新电视机。

翻看小区物委会的记录本,记者看到了在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老乡家园内部发生的一件件让“老乡们”安心又舒心的喜事。去年10月,钦北区在安置小区组建党支部,建有党员活动室和党员交流微信群,蒙明贤选为支部书记,让搬迁户党员和搬迁群众有了组织依靠。

陆盛球是楼长,他笑着说:“以前咱们是农民,现在享受到城镇居民生活待遇了。”

此后,该区积极引导搬迁群众成立集体经济理事会,对扶贫产业示范小区、就业扶贫车间的资产收益进行管理,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于安置小区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性活动。

“老乡”自愿拆旧忙复垦

有稳定工资性收入、小区有集体收益、有物业管理和党组织保障,这些打消搬迁户的顾虑,他们自行拆除旧房、忙着复垦的积极性就高起来了。

大直石船岭易地扶贫搬迁旧安置点,47户搬迁户基本完成拆旧复垦。黄振凡是1人户,他告诉记者:“旧房是去年12月7日拆完的,以前住的是36.6平方米政府统一规划的房子,2017年在老乡家园分得一套24.6平方米楼房,而今我还在大直集镇做零杂工。”据了解,像黄振凡一样有工资性收入,93户搬迁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政府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大家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拆除旧房很积极。”小区居民王金华说,“空闲之余,我在安置小区下下棋,或者到党员活动室读书看报。”王金华一家四口人,分得一套崭新楼房。他在集镇打零散杂工及做季节性临时工,妻子在集镇商铺上班,大儿子王丰广在广东省务工,小儿王朝丰初中毕业后,2018年作为“两后生”扶持对象在钦州市技工学校学习技术。王金华一家有稳定收入来源且不愁吃穿,去年带头首先完成旧房拆除。

据钦北区扶贫办有关领导介绍,钦北区易地扶贫搬迁是2018年4月动员部署,5至6月搬迁户陆续拆除,8月完成50%,12月初基本完拆除旧房。去年12月下旬,该区开始组织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石船岭村安置率先组织复垦验收。

上月25日早上,在板桥村易地扶贫安置点旧址,在蒙明贤带动下,35户搬迁户忙着复垦验收。“我已经搬进新房了,这是我家原先的住址,复垦验收之后打算种植蔬菜。”兰勇说。

据了解,2017年度,钦北区荣获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领导包点责任制考核“优秀县区”;2018年,全区93户搬迁户,已完成拆除旧房86户,正在拆除7户,拆除完成率达到92.47%,拆除房屋面积4500多平方米,复垦面积34亩,拆旧复垦进度在广西排名第一。“今年1月初,我区已经完成86户搬迁户拆旧复垦验收,并将相关台账资料收集作为下一步实施奖补依据。”钦北区扶贫办副主任班克宝说。

新闻推荐

现代特色农业四处开花 广西新增64个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

本报南宁讯(记者/袁琳)1月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认定第七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决定》,我区又有64个自治区...

都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安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都安老乡住进“老乡家园” 钦北区大直镇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工作纪实)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