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后,8岁的莫欣瑜自觉收拾餐桌、洗碗、扫地、拖地,给父母亲递上一杯温水。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莫欣瑜做得很开心。
“老师告诉我们,每天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情,是学校开展‘感恩父母\’活动的一种方式。”莫欣瑜说。
莫欣瑜是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镇第三小学“孝道文化墙”上展示的32名“孝德之星”中的一位。这32名“孝德之星”的照片连同他们的“孝德”事迹被学校制作成宣传画展示在墙上,成了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
据学校办公室主任黄华晔介绍,自2015年开始,安阳镇第三小学已经评出“孝德之星”1380名。
2015年,安阳镇第三小学把“学生为本、孝德为先、践行为主”确立为德育办校理念,成立了“孝道文化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校长王绘棱亲自挂帅任组长,以党支部、德育处、教务处领导为主要成员,以班主任和学科任课教师为骨干力量,明确职责,分工负责,确保师生受教育率达100%。
为科学高效地开展孝道文化教育活动,学校制订了《开展孝道文化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同时把师生开展活动的情况分别与“教师期末工作量化考核”“星级中队评比”挂钩,构建了有效的管理评价机制。科学的规划,成为孝道文化教育活动全覆盖、可持续落实的必要前提,开创了一种竞争向上的良好局面。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场所。进入校园,孝道文化氛围扑面而来。操场边是精美大气的“孝道文化墙”,围墙上张贴有孝德名言警句、国学经典、孝德故事等宣传画,教学楼走廊墙上建有《二十四孝》故事栏,教室里的班级文化也都是《弟子规》内容和班级自己设计独特的班级目标、班级口号、图书角、优秀作文展评等文化建设模块。把每一面墙体、每一根廊柱、每一间教室都建设成道德教育的阵地,形成了“每一步都有思考,每面墙都有文化,每个角落都有教育,每幅作品都有品味”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学校广播站开设有《“孝”文化讲故事》栏目,每天准时向校园广播。学校还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诸如《弟子规 》《二十四孝故事》进课堂、“感恩从孝开始”主题班会、“孝在我心中”班级主题活动。同时,学校建立孝德活动动态相册,利用班会课让学生谈谈自己孝敬长辈的心得体会,让学生们得以交流感受、学习同伴,将“孝道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细微之处行孝道,是安阳三小孝道文化建设的特色,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学校开展了“十个一活动”和“孝言行动”。“十个一”活动,即给父母端一杯茶、给长辈夹一次菜、给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洗一次碗、和父母长辈聊一次天、为父母唱一支歌、抚摸一次父母的手、给父母写一封信、给长辈一份生日礼物、给父母一份满分作业。孝言行动是要求学生勤问候、学礼让、展孝心,即进门忙问候、出门打招呼,看电视让频道、吃菜让佳肴,送父母一件小礼物、陪父母上一天班或帮父母当一天家、写一篇孝敬内容的日记。学生们在每天一点、一句细微的语言和行动中,将“孝道文化”根植心间、温暖家庭。
两年多来,安阳镇第三小学的孝道文化建设如春风化雨,使学生的孝德之心如春笋般茁壮成长,不仅引导学生自觉接受并践行孝道准则,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更发挥了德育课程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学校、师生、社区等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新闻推荐
都安讯11月8日上午8时30分,一条短信发到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干警的手机里。短信称,法院干警帮扶的下坳镇隆洞村拉坡屯贫困户罗某正遭受着病痛的折磨,她因肝腹水在金城江住院,急需手术治疗,但费用不...
都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安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