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高雅的艺术。实践证明,青少年儿童学习书法,能陶冶情操、健康身心、磨炼毅力、增强自信心,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从2011年开始接连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6年间连下了三个文件,对全国中小学生分年龄、分阶段学习书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在全国各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书法进校园”在学校得到广泛开展,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据多方了解,目前各学校书法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比较少,教育部门虽然文件下来了,但落实情况是“雷声大雨点小”,学校书法师资力量很薄弱甚至没有,大部分学校书法课由语文老师承担,但老师不懂书法有时也无能为力,书法不列入考试评价范畴等,致使书法走进课堂碰到了瓶颈,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段路要走。为了更好地全面推动壮大学生学习书法,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写字水平和艺术素养,建议如下:
一、中小学校书法课已经有课时安排,但形同虚设,可学可不学,希望学校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起来。书法课不只是一门选修课,而要将书法课列为必修课,每周每个班级至少要上一到两节课。
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列为书法教育改革的示范点,如都安瑶族自治县一小、二小、三小以及农民创业园实验小学、初级中学、实验中学、瑶中、二高、都高等学校,可以专门设立一个大书法教室,教室里备有笔墨纸砚,这样孩子们就不用每天自带学习工具了。书法课上,书法老师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书写能力,也可以教授他们书法的历史以及书法艺术范畴等内容。
三、教育、文化部门要统一制定一套“书法进校园”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各级书协会员资源,聘请具有一定书法从教资质、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文化教育志愿者定期来学校授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四、财政部门每年要划拨一些艺术发展经费作为保障,对全县喜欢书法的中小学老师进行短期书法培训,达到中小学书法课专业授课水准后就可以上岗执教,这样可以有效解决教学一线书法教师缺口问题,让学校先把课程开起来。
五、文化、教育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举办全县中小学校现场书写比赛,并设立一定比例等次,给予奖金或物质奖励,激发大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热情。
(作者单位:都安瑶族自治县文化馆)
新闻推荐
《驻村笔记》在都安 举行读者见面会作品为中国首部聚焦精准脱贫的长篇小说
本报讯(记者黄高德)8月20日,市文联主席潘红日第二部长篇小说《驻村笔记》在都安瑶族自治县举行读者见面会。作家出版社总编辑黄宾堂、广西文联副主席石才夫、作家凡一平、文学评论家张柱林及文学爱...
都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安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