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都安新闻 > 正文

从“打游击”做买卖到开淘宝名店——都安瑶乡一家祖孙3代从商记 本报记者 高东风 通讯员 覃宗华 文/图

来源:河池日报 2017-08-08 09:34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祖孙3人在打理网店。

 

8月7日下午,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镇达兴街一栋楼房内,一名梳着马尾辫的年轻女子守在电脑前,在淘宝网的界面上轻点鼠标,旁边的打印机不停地打印出一张张购物清单;一名中年妇女与一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一起,按单配货、装箱,不一会,火麻油、灵芝、蜂蜜、花菇等土特产装箱完毕,等待发货……几天后,这些瑶乡土特产就会“飞到”全国各地客户的手中。

这位银发老者就是86岁的马秀兰,中年妇女是马秀兰57岁的女儿蓝青妹,33岁的“马尾辫”韦燕妮是蓝青妹的女儿,现在祖孙3代一起经营家乡的土特产,并在网上热销。“外婆,今天的营业额是3980元。”韦燕妮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欣喜地向外婆汇报“战果”。

“一天能卖出几千元的山货,这在我年轻时想都不敢想啊!”马秀兰非常感慨地说。

外婆:走街串巷卖酒饼被批斗

马秀兰是都安安阳镇巴谭村人,1952年嫁给六柱村的小伙子蓝芝略,先后育有7个孩子,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艰苦。

1964年底,冒着被割资本主义尾巴和游行批斗的风险,马秀兰偷偷干起祖传手艺——酒饼加工销售。每逢圩日,马秀兰用黑色布袋包着酒饼,在集市上偷偷与顾客交易。赶圩归来,她不仅带回家里急需的油、盐、米等,还有孩子们期盼的糖果、饼干。

马秀兰家“暴富”的秘密被生产队长发现后,被冠以“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的墙脚”等罪名,被批斗几个晚上。“过关”后,马秀兰内心很矛盾:不干全家人挨饿,继续干可能还会被批斗。夫妻俩经反复商量,决定继续偷偷干!

从此以后,马秀兰更加谨慎了,怕弄出声音,关起门来生产,重要工序不敢用簸箕晃,改用脸盆轻轻摇;经过两三天发酵,酒饼香气四溢,就用厚厚的稻草盖住;酒饼做好后,放入一口为公公婆婆百年之后使用的棺材内,钉上棺盖严加看管。

赶集时,马秀兰不再背着黑色布袋,而是见到熟客后“以目传情”,互对“暗号”,然后到街尾的姑妈家交易。

就这样,马秀兰与生产队长斗智斗勇10余年,虽屡屡遇险,但也平安无事,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马秀兰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制作酒饼,到集市上吆喝叫卖。

妈妈:开“马路饭堂”顾客盈门

蓝青妹在7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从记事起,蓝青妹耳濡目染母亲“打游击”卖酒饼,经商的种子就渐渐在蓝青妹的心中扎根、发芽。

“对个体经济要坚持引导、鼓励、促进、扶持八字方针”“鼓励个体、私营老板们干光彩的事,做光彩的人”……1983年,已经23岁的蓝青妹通过看报纸、听广播,知道党和政府要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就一头扎进商海之中。

1986年,蓝青妹跟随丈夫韦景泽在都安二高门前开了一个“马路饭堂”。每天凌晨3时,她就准时起床,做馒头、包包子、炸油条、磨豆浆;早上6时30分,“马路饭堂”准时开张,香喷喷的油条包子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卖个精光;中午12时,焖扣肉、煎鸡蛋、炒青菜、炖萝卜,香气扑鼻的饭菜,吸引着学生们争相购买;晚上9时30分,学生下晚自习后,“马路饭堂”摆出糍粑、粽子、炒肉粉、蛋炒饭,依旧顾客盈门。

久而久之,“马路饭堂”的名气越来越大,来光顾的人越来越多,一直到2011年,韦燕妮的淘宝网店“巴马人干货特产店”开张,“饭堂”才变成了仓库。

女儿:辞掉城市工作返乡开网店

韦燕妮从5岁开始,就帮开“马路饭堂”的妈妈收钱。2008年,韦燕妮从河南郑州大学毕业后,在福建厦门工作,除去花销,每月所剩工资寥寥无几,创业的想法一直在她脑海萦绕。

2011年初,韦燕妮毅然辞掉厦门的工作,回都安老家创业,经营淘宝店铺,销售旱藕粉丝、火麻、火麻油、灵芝、野生蜂蜜等“土货”。

马秀兰和蓝青妹嘴上虽然反对韦燕妮辞职创业,但在行动上却给予强有力的支持。2011年3月8日,“巴马人干货特产店”淘宝网店开张营业。然而,整整两个月,韦燕妮的网店无人问津,销售额一直是零。

韦燕妮在淘宝论坛与卖家广泛交流,虚心学习网站推广、后台数据运作等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网店逐渐有了顾客咨询、光顾。随着信誉度的提高,2011年8月,韦燕妮接到淘宝官网通知,允许其开展“天天特价活动”。这是天大的喜讯,她兴奋得像中了大奖一样,连忙预定纸箱、包装袋,提前称量打包,保证24小时内发货。经过4天赶工准备,300件特价花菇全部销售一空,进账6000元。更重要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收到货后,都给予好评,店铺顺利冲到了一个钻!

韦燕妮与丈夫罗上思两人一起维护着网店的经营。韦燕妮主要负责销售,罗上思负责进货,外婆马秀兰和母亲蓝青妹则当上了网店的仓库主管。经过6年的打拼,“巴马人干货特产店”经营瑶山干货、五谷杂粮、野生补品等五大系列近100个品种,顾客遍布大江南北,好评率99.2% ,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

在2017年“壮族三月三”电商节上,韦燕妮作为大学毕业生创业代表,接受央视的采访时信心满满地说:“我要做个网店界的女精英!”

从“地下经营”到“马路饭堂”,再到“淘宝网店”,马秀兰、蓝青妹、韦燕妮祖孙3代经商的历程,就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缩影。

新闻推荐

瑶乡旱藕粉助农增收

都安瑶族自治县是旱藕粉的主产区,旱藕粉不仅是当地群众喜爱的食品,也深受全国多个省市群众的青睐。都安旱藕粉丝以旱藕淀粉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具有易煮食、久煮不糊、清爽可口的特点。...

都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安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打游击”做买卖到开淘宝名店——都安瑶乡一家祖孙3代从商记 本报记者 高东风 通讯员 覃宗华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