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讯 今年以来,都安瑶族自治县找准脱贫攻坚着力点,积极探索“党组织+”“看单点菜”“乡村助劳”“科技培训”等多种扶贫模式,着力破解贫困户生产、生活和增收发展难题。
以“党组织+”扶贫模式,破解贫困户缺乏内生动力难题。该县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在大扶贫战略行动中的新路径,充分挖掘和借助各领域优势与平台,因地制宜大力推行“党组织+网络”“党组织+能人”“党组织+技术”等党建扶贫模式,切实发挥党组织的“红色引擎”作用,进一步激发脱贫对象内生动力,促进贫困村早出列、贫困户早脱贫。目前,全县19个乡镇建有1个至2个“党组织+”党建扶贫示范点,激励党员大户发挥“传、帮、带”作用,引导贫困户通过合作、联营、入股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增加经营性收入,在一线织密了“服务网”。
以“看单点菜”扶贫模式,破解贫困户增收难题。该县结合产业扶贫发展实际,以“菜单式”服务推动产业化发展。政府将“点菜”的主动权交给贫困群众,由贫困群众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点出所需要的“菜”,然后由挂包干部来督促“上菜”。据统计,1月至7月,全县培育开发的油茶、葡萄、桑蚕、甘蔗、旱藕、山羊、瑶山牛、跑山鸡“8大特色菜系”中,已被贫困群众“点种”油茶2万亩、山葡萄1.8万亩、桑蚕1万亩、旱藕1000亩、甘蔗2万亩;牛存栏6.78万头,羊存栏38.06万只,鸡存笼78.36万羽。实施“贷牛还牛”733头、“贷羊还羊”2100只,实现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一批的目标。
以“乡村助劳”扶贫模式,破解贫困户缺劳动力难题。该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邻里乡亲互帮互助作用,通过“党员施工队+土专家”方式组建低薪助劳队,帮助贫困户开展易地搬迁建房、危房改造、修建水柜等户办工程。通过“党员志愿者+乡里乡亲”方式组建义务助劳队,帮助贫困群众开展建材搬运、抢种抢收等义务劳动。通过“挂联干部+行业部门”的方式组建智慧助劳队,挂联干部带头开展政策宣讲,对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全方位技术支持。全县共组建各类助劳队伍500余支,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实施户办工程缺劳力问题。
以“科技培训”扶贫模式,破解贫困户技能低下难题。该县把科技培训作为提高贫困群众劳动素质的重要内容,让贫困群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掌握和运用一门实用新技术,努力做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目前,全县共有3000多名贫困群众成功实现转移就业。 (潘康生)
新闻推荐
本报防城港讯近日,防城港海狮律师事务所将该所捐助的物资送到灾民手中,从发出募捐到送完物资仅用24小时。7月3日,该律师所党支部书记黄道仕获悉都安瑶族自治县遭遇10年来最大洪灾后,第一时间以党支部...
都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安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