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池 今日宜州 今日南丹 今日天峨 今日凤山 今日东兰 今日巴马 今日都安 今日大化 今日罗城 今日环江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今日大化 > 正文

再访“两个人的学校” 昔日学校只余砖石留痕唯一学生后悔读书太少

来源:南国早报 2020-10-12 13:4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两个人的学校》相关报道截图。 原弄怀小学的教室已坍塌。 目前弄怀屯有9名小学生在硬件设施完善的弄呈小学就读。

智面未来南国早报创刊25周年特别策划

·回访热点新闻当事人

编者按:南国早报自1995年10月19日创刊以来,曾经报道过很多轰动一时的热点新闻,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一朵又一朵的浪花。创刊25周年之际,我们回访了当年部分热点新闻的当事人,倾听他们的故事,触摸时代烙印,感受社会变迁。回眸过去,不忘初心,站在新的起点,南国早报人和广大读者一起再出发。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回访热点新闻当事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南国早报记者陆旺文/图

1997年,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呈村弄怀小学,因南国早报《两个人的学校》这篇报道走入公众视野。23年后,那间曾牵动人心的教室是否还在,老师何高举和学生何升院近况如何?本报记者进行了回访。

1回访

完成历史使命,爱心教室“退役”

1997年5月,时任南国早报记者胡红一跟随广西青年作家采访团来到大化,了解到七百弄乡弄呈村弄怀屯山谷里有一所学校,学校建筑是村子唯一的泥瓦房。由于家贫交不起学费,很多学生辍学,只剩一名58岁的老师和一名8岁的学生,每天坚持敲钟上课。

《两个人的学校》连续报道刊发后引起强烈反响,读者、企业等社会各界捐款11万元,与当地政府一起盖起三间新教室,22名山里娃重新返校就读。

2020年10月9日中午,弄呈小学校长、54岁的蓝建辉带领南国早报记者重访故地。

“这就是当年捐资盖起的爱心学校。”车子抵达弄怀屯村口,蓝建辉下车,走到在村口半山腰的水泥路旁,弓腰往崖边一探,指着山谷底部一处已经坍塌的建筑说。

“当年没有硬化公路,山路很难走,车进不来,教室的砖头和钢筋,是我们和村民一步步扛进来的。”蓝建辉说,那时他在弄呈小学任教,仅31岁。

据悉,1997年秋季教室新建后,共使用了5年,最多时有20多名学生就读。因得益于库区移民有关政策,不少村民后来搬出大山居住,加上交通条件变好,不少适龄儿童转到弄呈小学或其他学校就读。目前,弄怀屯只有7户村民,9名适龄小学生在弄呈小学就读。

2003年,这几间教室闲置下来,直到后来变成危房。2015年,村子在半山腰修路,几块大石头滚落将教室砸毁。

蓝建辉下到谷底,爬上教室一米多高的地基,只见教室四面墙壁几乎已倾倒,裸露出锈迹斑斑的钢筋。

目睹了弄怀小学变迁的蓝建辉认为,这几间教室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当时教室的重建,让很多辍学儿童返校,他们在这里读一、二年级后就到弄呈小学读书,一些孩子读完初中,有的光荣入伍,为祖国效力”。

2对话

“报道让我有机会返校,后悔没坚持读下去”

《两个人的学校》中的主角,一个是时年58岁的老师何高举,一个是时年8岁读一年级的学生何升院。

何高举老师2001年因病去世,弄怀小学的教师由其堂弟何高逢接任。何升院先后复读了一年级、二年级,等于读了四年,后来却选择辍学。“当时我妈让我多次复读,但我爸说,既然读不得,家里也没什么钱,再读也是浪费时间,我只好听了,虽然我后来不认可我爸的这个看法。”

“如果有重来的机会,你是选择坚持读下去,还是外出务工?”

“现在没有机会了。”何升院在电话里答。

对于当年读者和企业帮扶、重建学校教室,何升院仍有印象,“我记得那天,好多人来我家,当时我害羞,还跑到山里躲,到天黑才回来”。

“早报的报道及爱心人士的帮扶,给我再次重返学校的机会,就是后悔最后没抓住机会,没坚持读下去。”何升院说,如果当年不是因为记者报道,他可能连一年级也没读完,掌握的知识将更少。

2004年,未满14周岁的何升院跟随堂哥到广东肇庆一火砖厂务工,一开始,他体力有限,不能一人用车拉400公斤的火砖,需要堂哥协助完成,每个月的伙食费需要跟老板借,等发工资再还;2006年,未满16周岁的他到佛山一电磁炉厂务工,每遇到劳动部门工作人员检查,只能跑到楼顶躲藏,以防止被开除。

“18岁前,我就换了至少20份工作。频繁换工作主要是因为没文凭,能找到的工作工资都低。”何升院说,这些年来,他饱尝着文化低的苦。如今,他在深圳一五金厂务工,也只能做底层的体力活,脏、累,每个月只有4000元。

何升院是家中独生子,这些年来,他将多年攒下的十万元钱给爸妈,并在政府帮扶下,用于危房改造。年过六旬的父母,仍担心他的婚姻问题。

已经30岁的何升院曾两次尝试谈恋爱,但均因家庭贫困、不擅长用手机打字、文化低等原因而失败,最长的交往时间也不足三个月,“我现在都不想谈(恋爱)了,就想多赚点钱,然后回家做点小生意,好好陪父母”。

3变化

年轻教师返乡任教,七百弄乡实现“零辍学”

今年36岁的蓝华宁在七百弄乡实验学校任教,他出生于七百弄乡弄呈村三联屯。他告诉记者,他对《两个人的学校》有关报道记忆犹新,受此影响,他小时候就想成为何高举那样的乡村老师。

但这对山里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尤其是学习基础薄弱的男生。蓝华宁小时候在弄呈读书,在历经初中复读2年、高中复读3年后,他终于考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放弃城市里的就业机会,毅然回到弄呈村三联屯做了一名小学代课老师,3年后考入七百弄实验学校,任教语文。

蓝华宁说,他常向学生分享自身经历,鼓励学生多读书,提升学历,未来才会掌握更多选择权。

七百弄实验学校陆瑞鹏校长介绍,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像蓝华宁这样的大学生选择返回家乡七百弄任教,为家乡服务。

据了解,随着全面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学费、住宿费,大化乡村教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七百弄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现“零辍学”。

近几年,大化全力推进教育扶贫,截至2019年,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至94.59%,成功劝返辍学生281人。2020年,大化还将加强20所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招聘教师259名,落实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和差别化补助标准,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狠抓控辍保学,确保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

新闻推荐

河池精品旅游线路 引百家旅行社媒体考察

本报讯(记者詹丽萍)7月17日至21日,广西区内13地市的主要组团旅行社和新闻媒体及旅游电商一行120人赴河池市大化县、宜州区、...

大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化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再访“两个人的学校” 昔日学校只余砖石留痕唯一学生后悔读书太少)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