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韦佳平在教学生如何正确行少先队队礼。
11月28日,自治区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对为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进行表彰。河池市21个模范集体、26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中心小学教师韦佳平名列榜中。
17年前,年轻的韦佳平,怀揣教书育人的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一路走来,他凭借着过硬的知识储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高尚的师德修养,在民族教育的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深受领导、同事、家长的好评。
同事眼中的多面手
“韦佳平老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普通话标准、口才好,组织能力超强,经常受邀参加县内外各种活动,教学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市县表彰,是我们学校不可多得的骨干教师。”六也乡中心小学校长韦荣喜满口称赞。
自从站上讲台的那天起,韦佳平就在心里给自己立下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在各方面都起到了表率作用。
十七年如一日,韦佳平情系瑶山,心系民族教育。基于长期在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经验,他提炼了“瑶中有壮,壮中有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我们”文化,让学生发现,原来一个人在“我”之外还有“我们”,引导他们不但要发现“我们”,而且要承认“我们”,把“我”融于“我们”,发现关爱自己的人,感恩关爱自己的人,落实到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文化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同。
与此同时,他借鉴新时代“共生教育”新观念,提出“在团结的点上互动、合作、相互依存”的民族团结理论,通过与少数民族学生心贴心、心换心,对他们的困难、想法、意见和建议入之于眼,得之于心,为他们指点迷津。每个学期,他与学生谈心谈话达300人次以上。
民族教育的创新者
“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在17年的教学中,他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推行新课改高效课堂的大势下,他与教务处共同研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课堂上分组学习、分组研讨,编组的方法最重要。他与教务处一同吩咐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在课堂编组时,一定要注意民族搭配、男女搭配、智商搭配,形成立体编队。在他的指导下,全校编成165个学习小组,各族学生团结一心,在学习的道路上共同进步。
六也中心小学是全区为数不多的“壮汉双语”学校,作为“双语”教师,韦佳平意识到普及民族知识才是推动“双语教学的关键”。于是,他充分利用民族教育读本和《广西民族报》,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组织师生参加自治区首届中小学民族团结知识网络答题竞赛,有力推动了该校民族团结教育。同时,建起民族文化长廊和民族风情园,打造红水河奇石文化、六也美食文化、院墙文化和走廊文化,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校园每个角落。
韦佳平是一位勤于钻研、勇于探索的科研型教师。在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工作中,他主动申请承担研究任务,在教师队伍中起到表率作用。2014年5月,六也乡中心小学被列为创建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韦佳平被委以重任,负责担任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创建工作小组组长。
说干就干。他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壮族特色文化资源,灵活结合自治区壮汉双语教学实验学校等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把传承壮族特色文化确定为创建任务,引进具有优秀历史的壮族铜鼓舞、扁担舞、狮子舞、山歌,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进校园活动。他先后开设了壮语兴趣小组、壮文书法班等兴趣小组,为壮汉双语实验提供了教学实践平台。
此外,韦佳平聘请了壮族铜鼓舞第十四代传人周国英和广西山歌歌王黄英梅等民间艺人到校教授壮族民间传统艺术。目前,共建壮族民间传统艺术团等5个社团(兴趣班),参加活动的学生达1000人次。
潜心耕耘硕果累累
除了教学任务,近年来,韦佳平还担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兼任六也乡村学校少年宫下设办公室主任。17年的教育工作,韦佳平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也浇开了鲜艳的花朵。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近3年来,韦佳平先后组织学生参加首届广西青少年琴棋书画才艺大赛总决赛等,所选送的节目多次获奖,指导的学生先后有53人次在区、市、县各类比赛中获奖。该校“小脚印中队”和“红铜鼓大队”荣获“河池市优秀少先队中队”和“河池市优秀少先队大队”荣誉称号;“红铜鼓大队”荣获“广西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称号;乡村学校少年宫连续5年荣获“河池市少年宫年度评比”优秀等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7年来,韦佳平分别被市、县评为“十佳少先队辅导员”“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模范教师”等。
著名的探险家约翰·鲍克森说:“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对韦佳平来说,路就在前方,再接再厉,勇往直前。
新闻推荐
大化讯自全县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持续深入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截至目前,全县160所中小学校...
大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化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