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大化新闻 > 正文

六也搬迁群众:楼上安居楼下乐业本报记者 龙 隆 通讯员 黄 炼 文/图

来源:河池日报 2018-08-04 01:02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蓝素逢在“扶贫车间”内工作。

蓝素逢一家,祖祖辈辈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和平村劳作生息,几百年来,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园生活,但是,到了蓝素逢这一代,变了!3年前,乡里干部到蓝素逢家走访,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家里6口人每人出2500元,剩下的钱政府给补贴,他们一家就能在乡里拥有一套现代化的房子。

据蓝素逢回忆,长年来,他们一家6口挤在土木结构的瓦房里,采光很差,白天也要点灯。房屋日久失修,遇上狂风暴雨,整个房子呼呼作响,摇摇欲塌。

而且,平时到六也赶圩,光车程就要一个多小时。更早时候,还没有通路,去赶圩,天没亮就要出门,中午才能赶到,回家时已经天黑。

虽然对祖辈生活的地方很舍不得,但想到这些,蓝素逢的父亲马上召开了家庭会议,“这是政府给我们这些贫困户的好政策啊!”很快他就拍板作了决定——搬出去。

经过3年的建设,六也乡豆也扶贫移民安置点顺利竣工。这栋黄色为主、白色修边的移民安置楼,在六也乡青灰色的建筑群中格外显眼,而且还高出一大截,仿佛鹤立鸡群。

蓝素逢家在2楼。一走进新房,蓝素逢就喜欢得不行。整个房子宽敞、明亮,有100平方米,3房2厅2卫的结构,设置得科学合理。简单装修后,今年4月初,蓝素逢自己先搬了进来。

更让蓝素逢一家惊喜的是,安置点楼下,就有一个专门为移民打造的就业“扶贫车间”。这个“扶贫车间”是文江电子厂,主要为国内一家大型家用电视生产厂商加工数据线。

原料线运到厂里后,经过工人剥外皮、排线、测试、压外膜、扎线、装箱等12道工序,就可以发送给厂商。文江电子厂主管蓝雪丽介绍,蓝素逢在厂里主要是给数据线做测试,按件计费,多劳多得,虽然蓝素逢刚到工厂不久,但是一个月就能拿到1200元,相比父辈,蓝素逢已经算挣得很多了。

蓝素逢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长年依靠耕作2亩玉米地,养活了一家人。玉米一年两收,仅仅能赚6000元。

如今,蓝素逢每天8点准时从楼上下来,打卡上班,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5点下班回家做饭,实现了楼上安居楼下乐业,像一个活脱脱的城市职员。她现在再也不想回到村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六也乡的移民安置点,计划安置移民200户800人,像蓝素逢一样的家庭,已经有94户443人抽签入住。

在大化,共有12个这样的乡镇安置点,每个安置点都计划配备“扶贫车间”,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新闻推荐

好记者记录大时代 好故事传播正能量

本报记者林雪娜实习生刘津把责任和使命扛在肩头,用脚步和心灵丈量时代发展,将信念和情怀融入字里行间。7月31日,根据自治区...

大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化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走访慰问军转干部2018-07-31 09:39
评论:(六也搬迁群众:楼上安居楼下乐业本报记者 龙 隆 通讯员 黄 炼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