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大化新闻 > 正文

壮语电影幕后的“最美声音”——记在民语电影译制道路上奋力前行28年的覃宏林 韦 平 文/图

来源:河池日报 2018-07-20 08:47   https://www.yybnet.net/

工作中的覃宏林。

28年,弹指一挥间,晃眼就过,回想起在民语电影译制道路上走过的艰难曲折之路,覃宏林感慨万千。

跟着老同志走上配音路

1990年,覃宏林这位生长在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大山深处的壮族毛头小伙子,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走进了都安瑶族自治县电影公司,岗位是电影配音员。工作第一天,听到“配音”两个字,山娃娃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不知所措。分管配音工作的领导拿着一张报纸的一段内容交给他,叫他用本地壮语说一遍。说完后,领导打开录音机让他听自己的录音,反复几次,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随后,领导带他到译音股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宏林啊,你的都安壮话很纯正,音色也不错,好好干吧。”

在老同志的耐心指导下,覃宏林开始了第一部电影《神秘失踪的船》的配音工作,股长给他分配了角色,他非常认真地做功课,背熟台词,可一上录音台就掉链,不是声音打抖结巴,就是口型不对,很是狼狈,想打退堂鼓,去当电影放映员。

股长见状,坐到他旁边,心平气和地对他说:“小覃啊,都安文化生活比较落后,许多人听不懂普通话,所以,我们要把电影的汉语译制成本地的壮话,让他们听得懂看得懂电影,懂得党是怎么关心人民群众,怎样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我们这几个同志都老了,都安壮语电影译制这份工作以后就靠你了。”

听老同志这么说,覃宏林终于定下心来,认真跟前辈学习,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了配音要领和技巧,比如:口型要准确,感情要突出,声音要清脆,要学会吞、吐、哭、笑等,这样才能算是基本合格。

从1990年至2000年,10年时间,覃宏林参与译制了近100部电影。其中《大决战》(上、下集)荣获国家“腾龙杯奖”,在全县各乡镇巡回上映,观众达30多万人次,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孤儿泪》荣获国家“骏马奖”。

导演录音配音一肩挑

2001年以后,由于电视机、录像机和影碟机的普及,电影市场受到冲击并严重滑坡,公司发不出工资,大部分职工开始自谋职业,坚持配音工作的几个老同志也体弱多病。这一年,配音股有两位老同志病逝,年轻的同志为了生活下海了,全股人员都走完了,只剩下覃宏林一个人,译制工作眼看着就要断根了!这时,他想到当年那位老同志的教诲,觉得不能忘记初心。出于对壮语电影配音工作的深厚情感和热爱,他决心重整旗鼓,招集人马,把都安壮语电影配音工作这面旗扛起来。于是,他召集了4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协助自己做译制工作。他既当导演,又做录音、配音等一系列工作,配音完以后,把电影送到各个乡镇去巡回放映。当年他们译制的反腐败故事片《生死抉择》在各个乡镇巡回放映,反响很好,受教育的观众达40多万人次。

2002年,覃宏林团队译制的科教片《保健与优生》荣获全国优秀奖。

2003年,覃宏林团队译制的《好汉三条半》《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两部电影一到放映点,群众都非常欢迎,有的观众看完了,还要求重新放映。

当放映队长重组译制团队

2007年,都安县电影公司进行改制,全体员工自主择业,热爱电影事业的覃宏林通过竞聘又回到重组的电影公司,成为公司的放映队队长,负责在全县248个行政村与社区巡回放映公益电影。

每当海报贴出,群众围上来询问今晚放的是壮语电影吗?这时,覃宏林心里很不是滋味。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电影已经数字化,过去译制的胶片电影已经不能再放映了,面对群众的渴望,作为一个曾经的电影译制人,他内心既愧疚又彷徨,经过反复思想斗争,他决心重组译制团队,挑起传承民族语言的重担。针对原有译配人员去世的去世下海的下海,只剩他一人的状况,覃宏林物色了5位有志于壮语电影译制工作的人员重新搭台并进行培训。

队伍有了,经费又是一大难题,按政策规定,每译制一部故事片和科教片,政府分别补助经费10000元和2000元,影片通过国家验收合格后下拨,完成一部作品至少要等上半年经费才到位。覃宏林只能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先行垫支。资金下拨不仅周期长,而且标准也低,虽然从2013年起,译制一部故事片和科教片的补助经费分别提高到15000元和3000元,但是与区外其他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一部可获7万元经费相比,工作经费还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一部电影的译制从拿到节目单起,要经过熟悉内容-翻译成壮语-背熟台词-对口型-进录音棚录制等环节,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由于都安经费困难,无法更换录音设备,只能前往南宁的电影公司进行配音。5个人去南宁录制一个星期的往返车费、住宿费、生活费、录音费等支出近万元。如果一次不过关,需要重新录制,开支就更大了,辛苦一个月下来,收入不到1000元。录制一两部感觉还新鲜刺激,激情过后的家庭重担就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了的,以致不少有志于民族语电影的人才最后只能忍痛割爱,含泪离开。

成为民语干部学习的榜样

面对困境,覃宏林初心不改,为了使这项事业延续,他将自己的夫人也拉入这支穷队伍,唱起了夫妻“二人转”。为了养家糊口,他晚上带领放映队在全县各个放映点放映电影,一年放映2900多场,空闲时,组织团队进行电影译制。冬去春来,他和夫人成了这支5人团队的中坚力量,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能体味。

从2010年至今,覃宏林带领的团队共译制壮语电影故事片46部、科教片40部,不仅使都安壮语电影有了充足的片源,也为红水河流域的其他县提供了片源,仅2017年电影平台的订购量就达5000多场,给喜爱民族语电影的各族群众送去了党的关怀,也送去了知识和欢乐。

辛勤的付出,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2016年覃宏林团队译制的故事片《太平轮·彼岸》荣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三等奖。2017年11月,覃宏林荣获国务院批准颁布《壮文方案》60周年全区少数民族语文先进个人。2018年6月,应自治区民语委党组邀请,覃宏林前往该委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宣讲报告。自治区民语委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翚永红对覃宏林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他始终不渝坚守在广西少数民族语电影译播工作岗位上的奉献精神,是全区民语干部的学习榜样。

新闻推荐

总结经验成果 加快发展步伐 大化力推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化讯一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发展新型材料、天然饮用...

大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化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壮语电影幕后的“最美声音”——记在民语电影译制道路上奋力前行28年的覃宏林 韦 平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