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成金,56岁,是广西电网公司河池供电局职工,自治区2007-2008年扶贫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担任广西电网公司和河池供电局新农村建设指导员,2011年7月至今担任河池供电局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先后到东兰县隘洞镇纳盘村、三弄乡深洞村和田洞村、长乐镇楼华村以及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激村担任扶贫工作。目前担任东兰县长乐镇楼华村以及大化县岩滩镇常激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接到任务后,为了确保工作主动而不盲动,韦成金开始深入的调研。刚到东兰的两个月,韦成金几乎每周都要在山里面呆上四五天。经过两个多月的调研,韦成金得出了详细的调研报告,并形成了《广西东兰县隘洞镇纳盘村扶贫工作规划》。
电来了
纳盘村和深洞村都是典型的大石山区。两个扶贫点面临的困难和任务十分艰巨,是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的“五难”村。
2008年,在韦成金的努力奔走下,3处总投资为24万元的新建码头在纳盘村建成,解决了部分群众交通运输问题。同时,总投资8万元的村屯道路完成了水泥硬化。
为使肥累屯村民通上电,韦成金顶着疼痛带着勘测人员跋山涉水,实地研究,勘测线路走向。2008年清明节前夕,深洞村肥累屯无电户通电工程顺利竣工并成功通电。2008年底,随着广西电网公司户户通电工程的全面竣工,东兰县包括扶贫村在内的村屯全部实现户户通电。许多村民纷纷用上了电动碾米机、电饭煲,看上了电视。
公路通了,电线架了,韦成金开始解决水的问题。
水来了
纳盘村全村323户,原来修建的水柜已渐渐满足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要求。根据韦成金的调研报告以及扶贫规划,广西电网公司决定在纳盘村捐建2个蓄水柜暂解群众的燃眉之急。经过3个多月的施工,水柜完工蓄水,可使该村近1500人受益。
2010年4月21日,“南网蓄水柜”工程项目开工仪式在韦国清上将的故乡——东兰县三石镇公平村举行。南方电网公司首批捐献广西旱区的18座“南网蓄水柜”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这18座水柜中东兰占了7座。
几年来,在纳盘、深洞、田洞3个扶贫点,他共组织争取、监督建设了5个蓄水柜工程,水柜总投入50多万,近4000名群众受益。
好日子来了
在东兰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4年来,韦成金一直重点抓好两件事,一是生产生活脱贫,一个是教育脱贫。
纳盘村是全县板栗种植面积最多的村,全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板栗收入。
2008年3月,为提高板栗生产科技含量,县里决定对板栗品种进行改造。韦成金配合村干部按分配表发放树苗,村民立即上山种树。只一个月功夫,全村品种改造结束,种下新苗600多亩。
2008年春节前,韦成金到深洞村开展节前慰问活动。村民韦美荣找到了他:“老韦,我有个想法。现在不是通电了嘛,我看人家养蚕蛮好的,我也想养蚕,你看行吗?”
韦成金觉得她的想法很好,经过调查确实可行。他立即帮助韦美荣联系好技术员对韦美荣开展培训,以及从蚕房消毒、领种、补消毒、收蚁等进行全程技术指导。
如今,蚕茧获得了丰收,韦美荣还盖起了小洋楼。
2007年之前,纳盘、深洞、田洞3个扶贫点的人均年收入不到800元。而在3年后韦成金结束村里的扶贫工作时,贫困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300多元,有部分村屯已经超过了1500多元。
教育脱贫也是一直萦绕在韦成金心头的大事。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受教育环境,他迅速地把学校的情况向上级汇报。广西电网公司有关领导也到东兰调研,决定拿出8万元扶贫资金,帮助纳盘村小学完善基础设施、购买文体用品等。2009年,广西电网公司在田洞村可立小学又投入20多万,修建了综合楼一座,并捐赠了6台电脑。
韦成金,用甘于奉献的精神默默地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将一份真情撒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上。
新闻推荐
大化讯
近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了以“广大妇女学法律,家家平安促和谐”为主题的“三八”维权周宣传活动。
&nb...
大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化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