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尔会在思贤路失去方向。
在南宁市城区地图上,思贤路像一把弓的弓背。它一路弓着背穿过建政路、东葛路、新竹路,这三条路像三支引而不发的箭,排列着搭在思贤路上。东葛路是三支箭中最粗的那一支,东葛思贤路口就成了黄昏下班时最堵的一段。公交车、小车、电驴、单车,以及步行的人都要穿过这路口回家、上晚班、找食。路口的城中村在一个矮坡上,高出思贤路一大截。为了安全,靠近路的一侧干脆彻起围栏。矮坡有名字,叫葛岭。我读高中时认识的一位老师写过一首诗,题目叫《葛岭,我这样把你写进诗行》,赞颂的就是这个矮岭。葛岭的面积其实不小,它的很大一部分属于与城中村紧邻的一所大学,当然我老师赞美的也是校园里的那一部分。校园里的矮岭上有高大的乔木,茂密的榕树、雅致的凉亭,景观优美配得上我老师写的那首诗。我在城中村里住的那两年,租的房子就在校园的围墙旁,黄昏后散步时间偶尔会走进这个大学校园。一墙之隔,隔住了喧闹与杂乱。
思贤路是条单行线,白日里比起平行的古城路、园湖路,车少人也少。路的两旁除了几个单位的大门,都是门面房,宾馆饭店、服装店、蛋糕房、米粉店、茶叶铺,制作门窗、修理电单车、配钥匙、换汽车轮胎的都有自己的位置。最多是卖吃的,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桂林卤菜粉都是连锁店,馄饨、兰州拉面、陕西臊子面的老板都操着外地口音,快餐、湘菜、川菜、桂北菜的店面有大有小。每一家的生意都不错,一到黄昏,家家热闹非凡,顾客盈门。有几家店如果来晚了又想解馋,就只能在店外坐等。思贤路绿塘里那家主打螺蛳鸭脚煲的小店,就常常有食客排着长队等候。店家也很会做生意,一般都会给等候的客人在饭钱上打些折扣,等1小时打九折,等1个半小时打八五折,还有茶点侍候,所以晚饭时间他家的门前总会有人候桌。沿着绿塘里前行,右边的小巷子里还有家炖品店,墙上整齐挂着的小木牌平滑乌亮,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花生猪蹄、雪梨猪肺、红枣乌鸡、天麻猪脑……炖品的名称和价格一一写在小木牌上。店面旧,主厨和服务的也是中年人,可服务不落后,吃炖品,可以付现钞也可以微信支付,然后拿餐票到出菜口领取就行。
我刚到南宁的时候,东葛思贤路口还有一家叫大红门的餐馆,第一次到那吃饭是随编刊物的罗老师去。他是熟客,胖胖的老板娘见他来,不用问就径自把菜上了。餐馆经营的是以白切为主的博白菜,空心菜是餐馆一绝。罗老师笑称除了家,这是他的第二食堂。罗老师后来退休了,餐馆也换了主人,名字也改了。现在经营西餐,晚上还做烧烤的生意。而我也没再去光顾。我常去的是另一家快餐店,店里的环境不错,饭菜也用心,而且每天会推出一款特价套餐,亲民的价格吸引了很多人。附近那所中学的学生也会到店里吃饭。常常听他们说,饭后还要去补习、去练琴、去画画云云,他们是店里来去最匆匆的一群人。
思贤路绿塘里路口原来做瓦煲饭的门面又换了老板,新店的招牌是“巴马长寿铁锅饭”,号称食材来自巴马瑶族自治县。河池市的巴马县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据说巴马县百岁老人的比例是十万分之32.4,似乎那里的任何东西都具有了长寿因子。是人都想长寿,许多商家也从中觅到商机。我曾到过巴马数次,巴马神奇的山水和长寿老人的怡然自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是其长寿的要素。至于铁锅饭,对长寿老人来说一定不比锅里的玉米粥更好吃。
如果想吃好的面食,可穿过新竹思贤路口。那里有家陕西岐山面食,店里的臊子面无论是干拌还是加汤都是美味。面馆的老板长着一张和兵马俑一样的脸型,他热情朴实,面条上浇的一勺子碎肉看着就实在。他的店面小,只能放四张桌子坐8个人,食客多的时候,店门口蹲着、站着吃面的人有不少。朋友说这颇有陕西风情。我还没去过陕西,岐山更不知在哪里,不过,我已经对这个名字后面的那片水土充满好感。
黄昏降临,我回到城中村,或是从城中村走出。思贤路则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光。
新闻推荐
为切实提升城乡风貌,助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连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在全镇范围内持续开展卫生整治活动,重点对主次干道...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