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久安置点贫困群众在合作社管护种植的食用菌。姚再俊 摄
安居方可乐业。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巴马精准识别搬迁贫困户,着力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群众搬迁到基础设施条件好、发展空间大的县城区、小城镇或中心村寨,以尊重农民自主择居为原则,合理确定安置地点和安置方式。
“过去,我们生活在偏远的山区,生活很苦。如今搬出大山,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孩子也能到城里上学了。”在巴马县城集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乡家园”,那社乡祥兰村周羊屯村民邓明隆和妻子憧憬着新生活,激情饱满,干劲十足。
为帮助偏远山区群众搬出“穷窝”,巴马通过“产城融合”,为各安置点制定后续就业发展规划,解决搬迁农户后顾之忧。同时,重点推进县城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搬迁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在各乡镇安置点通过“乡村旅游、门面出租、入股分红”等方式,提高安置点的搬迁户经济收入。
据悉,该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完成建设,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建档立卡搬迁任务9013人。同时,推进六一产业园建设和以免租方式鼓励或引进3家有能力、有资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县城六能、六一和凤凰安置点入驻投资发展扶贫生产车间,推动4个乡镇安置点配套产业食用菌大棚建设,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户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增收,保障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的输出渠道,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新闻推荐
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12合同段 申请退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前公示
我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12合同段承建单位,拟向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指挥部(业主)申请退还农民...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