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巴马讯1月21日傍晚,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城边的六一、六能移民搬迁安置点,漂亮的房子,整洁的路面,明亮的路灯,小区内绿化带、停车位、超市、电子厂、幼儿园……各项公共设施齐全,从大石山区里搬迁出的群众过上了新生活。
据巴马脱贫攻坚指挥部总结资料显示:2016-2018年,该县投资5.91亿元,建设县城的六一、六能、巴徐、所略百久、甲篆坡瓢、凤凰新城区等10个安置点共304栋1993套安置房,让全县建档立卡搬迁人口1876户9013人挪出“穷窝”。
所略乡百久村干岛安置点已有60多户贫困户入住。“搬去后怎么生活、去哪里找收入等,一直都很担心。”搬迁户黄尚泵说。现在他加入的合作社已建设24个菌菇大棚,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年收入1万多元,平时再打些零工,一年下来有近3万元收入,生活越来越好。
该县构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每户9000元的以奖代补资金购买规定数量的菌棒,通过公司和基地合股经营,巴马农林投资公司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保价回收菌菇产品,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每年带动搬迁户户均增收1万元左右。
在推行易地搬迁过程中,巴马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规划建设的项目,做到后续脱贫产业和就业扶持工作与安置住房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该县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将后续扶持工作细化到点到户,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家庭有1人以上稳定就业,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能致富、可发展。
(凌吉荣)
新闻推荐
巴马讯1月11日,总投资2900万元的国道243线巴马瑶族自治县(原国道323线瑞金至临沧公路K1405+000~K1428+300段)路面大修工程通...
巴马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