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乡文钱村,被当地人称为“射弩村”。全村辖17个自然屯14个生产队240户1139人,有瑶、汉、壮等民族,其中瑶族人口1062人,占93.2%。1986年至今,文钱村有射弩手18人次参加全国、全区少数民族运动会射弩竞赛,获得奖牌146枚,其中金牌65枚、银牌41枚、铜牌40枚。
在文钱村,射弩文化源远流长。传说远古时,瑶族人民因受欺压和追杀,从洞庭湖一直南下,逃到深山弄场。当时野兽猖獗,瑶族人民常惨遭肉食,开荒种的杂粮更是颗粒无收。为了保护族人和种植的杂粮,瑶族人便制造了一种叫“弩”的防身武器,人手一把,随身携带,他们齐心协力,驱赶恶匪和各种猛兽,“弩”成为了当地瑶民不可缺少的随身物品。新中国成立后,“弩”只能作为健身运动工具,在少数民族运动会上亮相。
如今的文钱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务输出和养殖山羊、香猪、鸽子,种植业以金银花为主。为顺应市场需求,许多村民现在也开始制作射弩出售,作为家庭的经济收入。
图为弩的主要传人覃海祥在制作“弩”。 梁绍恩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巴马讯 近日,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认真落实县乡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指示精神,召开“访民情、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县乡村党组织书记带头...
巴马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