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付四洪在盘阳河边垂钓。梁绍恩 凌吉荣摄
4月17日,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记者前往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百马村采访。在盘阳河边,见到一位外地中年男子正在悠闲垂钓,情态自然,表情成熟、自信。在交流中得知,这名男子名叫付四洪,现年45岁,去年9月到巴马定居至今。
付四洪说:“我和妻子身体很健康,来巴马不是养病。我们在广州做生意已10多年,今年6月孩子大学毕业,再也没有太多的经济负担,所以选择巴马作为养生地。要知道,早到巴马早幸福!”
付四洪是湖北省孝感市人,由于好动贪玩,脑子好使,便走上了异地经商的路子。1982年,年仅15岁的付四洪,读完初中二年级就辍学回家,搞起了小本生意。6年后,生意走向正规,也有了一些积蓄,生性好动的他,又想转行做大一点的生意。
1998年,付四洪携全部家当50000元,带着爱人奔赴云南,承包门面做起了服装生意。不过,这次生意并没有那么顺,由于对市场环境了解不足,服装没有卖出去,供货方又不允许退货,几个月过去,生意每况愈下。一年过后,50000元钱只剩下了2000元,连吃饭都成为问题。但是,不服输的付四洪,又带着家人来到广州市。这次,付四洪再次向亲戚朋友借了50000元,承包了一个小旅馆,重新开始做起了生意。他这次不再盲目经商,而是谨慎进行市场调查,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行动起来。
没过多久,生意日渐红火。几年后,付四洪还了借来的钱,又在广州买了一栋房子。2007年,他又把攒来的钱,与人合股在深圳办起了一个小型电子厂,并且一次投产成功,工厂现有40多名工人,生意特别好,财源如水来。就在付四洪的生意最红火时候,小孩大学即将毕业,经济上没有了其他负担。这时,付四洪忽然间感到身上担子轻了。于是,他想到了休息,应该去找一个清静、幽雅、山清水秀、空气清心的地方休养,安度下半辈子了。广东的工厂,就交给小孩去打理。
付四洪就这样带着爱人,周游全国各地,寻找地方安居。一天,他回到老家湖北,无意间看到中央电视台播放广西巴马的专题,受好奇心驱使,便在网上查阅有关巴马的信息,最后决定到巴马看一看。2011年,夫妻俩驱车来到了巴马,经过几天考察,认为巴马是个难得的好地方,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污染,没有纷乱嘈杂的人流车流,而且民风纯朴,非常适合人居住。
于是,他们决定及时定居巴马,以免来晚了被其他人抢占“有利位置”。由于家里没有了牵挂,付四洪就在甲篆乡百马村坡纳屯与当地群众签约,租他们的房子住,时间为30年。付四洪说:“巴马这地方太好了,我们两人身体没有病,到这里纯粹是养生。在这里住下来后,所有工作压力都抛到了脑后,所有的烦心事都没有了,这里清静、安全,负氧离子高,最适宜人居,下半辈子就住在这。”
据付先生介绍,他每天早上起来,吃完早餐后,就到盘阳河边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回来吃中午饭后,出去游山玩水,或者去盘阳河边钓鱼。晚上吃完饭,又出去走走,找人聊聊天,自由自在,开心过好每一天。
付四洪说:“在巴马,自己买米买菜,自己煮饭煮菜,爱吃什么就煮什么。吃的东西全是农民自己种、养的食物,无污染,生态环保,价格又合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幸福日子。”
新闻推荐
巴马讯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近日组织开展“青年法官走基层”活动,以提高“80后”干警正确理解、运用法律和政策...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