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没回家了,年龄越大越发想家,还有门前的那条河。
记忆里,那条弯弯的河,总是波光粼粼,碧波流动,鱼虾丰富,水质甘甜。孩提时,喜欢在河里戏水,光着小屁股爬上河边高高的树杈,在空中翻了几个筋斗,一头扎进凉爽的河水中,撒着欢快笑声。夏天的傍晚,河里大鱼的跳动总是触动着我们幼小而顽皮的心,于是弄来蚯蚓作饵,在河边放下鱼钩,第二天起来,钩上总挂着一条花鱼。冬天,河水清澈见底,我们划着竹筏,水下一群群鱼在游动,一串串小水泡由近至远。撒下渔网,总能网到活蹦乱跳的鱼儿。最热闹的莫过于河两岸姑娘们与小伙子们的对歌,山歌好比河里的水波,一波接着一波,相呼应和,歌声搭起一座座幸福之桥。
河水总是静静地流着,偶尔旋个小涡,翻个小浪。弯弯曲曲的河床犹如一条静卧在家乡田地上的龙。传说曾经有两条巨龙盘卧在山洞里,法师想收服它们。这两条龙不愿意,法师就用妖术把它们赶了出来。两条龙游过家乡这片田地,还是不肯走,法师恼羞成怒,射死了巨龙。龙蜿蜒游过的地方就成了这条河,那个山洞就叫双龙洞。如今进入双龙洞,还能看到似龙的爪印。也有人说,那两条龙只是受了伤,却并没有死,也没走,还停留在那社这块土地上,发洪水时,似乎有几条白龙在浪头上穿梭,大概是它们的子孙吧。
这条河似乎没有名字,因为它在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有人称它为那社河。自从家乡人因长寿享誉中外后,游人如织。为了让游客记住它,终于,它有了属于自己的官方名字——从它的形状来看,弯弯曲曲的走向,像极了汉语里“命”字的草书,遂美其名曰“命河”。它是我们那社的命河,也是我的命中之河。旅居在外,我常有客居他乡的孤独之心,夜幕降临的时候总有剪不断理不清的思乡愁绪。每每想到命河,我就告诉自己,我命运的起点来自那社,来自那条河边上,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忘不了那是我命运的起点。
久别故土,但我依然记着:生命之源于那社,自强不息出命河。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高东风
通讯员
韦汉吉)日前,巴马籍农民工罗某来到金城江区法院领伤残赔偿款时,感激地说道:“感谢法官们的热心帮助,感谢法...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