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我们将按照市第三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发展壮大长寿养生旅游产业\’的目标取向,加快转型提质,以加快长寿健康产业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全面实施‘大旅游、大品牌、大特色、大建设、大合作\’发展战略,把巴马建设成为全国养生旅居胜地。到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就如何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覃荣武、县长罗荣莉思路清晰,战略明确,信心百倍。
“十一五”期间,是巴马经济非曲直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优的时期。如今,站在“十二五”的起点上,覃荣武、罗荣莉说,今后5年,巴马将着力抓好6大重头戏。
一是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以大投资拉动大发展目标,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国家重点项目,尽快建设百色至河池、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河池至百色铁路,以及扩建与改建与周边县相通的高等级公路,加快建设乡镇公路,争取实现全部村屯通公路、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硬化路,所有景区通四级以上油路或水泥路。
二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全力发展长寿健康产业。完善长寿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建设盘阳河和灵歧河两个长寿产业经济区。整合长寿食品的生产资源,引进集团公司集约化发展,形成一批品种多样、市场活跃、游客青睐的绿色长寿食品,基本建成中国绿色长寿食品生产基地。整合矿泉水资源,力争5年内建成广西天然矿泉水生产基地,到2015年,年产量达到200万吨左右,实现工业产值30亿元以上。
三是加速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完善生态有机农业规划,以华昱有机农业示范园和油茶、糖蔗、香猪、龙骨花、火麻、五谷杂粮原料基地“一园六基地”为平台,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率先在全区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园和绿色长寿食品生产基地,初步建成具有长寿健康特色的外向型、绿色生态型和旅游观光型的现代农业体系。
四是做大做强长寿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围绕创建世界级长寿休闲养生度假中心、全国旅游标准化建设试点县的目标,全力构建以休闲养生度假为主打品牌,融合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民俗风情等元素的现代新兴旅游产业体系。开发赐福风情岛、仁寿源景区等一批新景点景区,实施壮瑶文化风情村和金边新村建设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完善景点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加强景区创A工作,着力发展高端旅游商务。力争到2015年,全县年接待游客达到280万人次。
五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乡风貌。坚持组团式发展,全面拉开城市框架,规划建设老城区(一体),同贺新区、赐福湖旅游区(两翼),龙洪开发区、盘桥盘敏开发区、巴册巴徐开发区(三组团),加快形成“一体两翼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在全县构建以农家旅馆、人文旅游、民族风情、红色文化、养生体验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农村发展示范群,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六是着力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家园。从民生工程建设入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加快廉租房建设力度,重点支持教师周转房和乡镇干部周转房建设,力争5年内所有乡镇建成教师和干部周转房,建设县、乡、村三级幼儿园,在县城创建公办第二、第三、第四幼儿园,在城区新建巴马县第三、第四小学和第三中学。加快推进25个大石山区综合治理工程和整村推进工作,启动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10个贫困村项目。
覃荣武、罗荣莉说,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开局决定全局,巴马将认真学习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新任领导干部集体谈话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六个倍加珍惜”的要求,以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活动为契机,再次掀起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热潮,再奏科学发展强音,确保“十二五”宏伟蓝图梦想成真。
新闻推荐
巴马讯
巴马瑶族自治县党委把订阅重点党报党刊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来抓,截至11月29日,全县已有公安...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