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传义 见习记者 师念
8月1日,记者驱车来到距离镇巴县城42公里的观音镇。沿途盘山公路时有山体滑坡的残留物,道路最窄处不足三米。交通的不便以及频发的自然灾害,严重制约了观音镇的发展。在全镇2.1万人中,贫困人口4056人。
观音镇党委、政府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立了“高山中药材、半山茶魔芋、山下搞养殖”的产业布局,力促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观音镇牢牢把握“三变”改革机遇,有效运转村集体经济,成功将村民3000余亩土地流转至熙园、永农、达旺、明辉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使家家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
目前全镇注册较大规模企业五家、各类专业合作社41家,建成有机茶园1.2万亩,种植魔芋8700余亩,种植大黄、白芨等中药材1500余亩。全镇已有633人依靠产业成功脱贫,李菊忠就是其中一员。
李菊忠的丈夫2005年外出打工时,出了事故,导致高位截瘫;她的公公于2015年在火灾中受伤,至今伤口未能痊愈。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李菊忠这些年只能依靠低保和打零工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日子过得很艰难。2017年以来,在各类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李菊忠利用五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入股达旺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又种植了天麻、大黄、黄花等中药材,同时,还养殖了生猪和土鸡。“我算了一下,各类收入加在一起,今年至少有1.5万元,脱贫没有问题!”李菊忠信心满满地说。
在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楮河村村民马孝友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后,种植魔芋五亩,养蜂20余箱,饲养土鸡30余只,养殖单项年收入可达1.5万元;米家坝村村民康积昌,种植玉米四亩,饲养生猪三头、鸡22只、牛两头、羊26只,仅养殖单项就可年收入两万余元……
在利用传统农业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同时,观音镇紧抓生态观光旅游发展机遇,按照统一规格、严控品质、订单生产、保底收购的形式,鼓励相关企业上门收购贫困户生产的腊肉、山野菜等,在西安、汉中等地进行统一销售,每年可为贫困户带来近50万元的收入。
此外,观音镇依托生态茶园和星子山“中国最美云海”,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产业。目前,楮河漂流、溶洞、猴子崖瀑布、观音山茶道等景区都在紧张有序地建设中。
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观音镇计划今年新建近10公里的产业路,为村民解决出行困难的同时,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以后肯定有更多的外地人来我们这里观光旅游。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群众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富足!”观音镇党委书记龙晓涛说。
新闻推荐
本报汉中讯(徐立生记者陈卫平)7月30日晚,210国道镇巴拴马岭水毁修复工程处发生一起货车司机强行冲卡,谩骂殴打路政执法人员事...
镇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