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张庆
2013年,大学毕业的吴琼,放弃城市里的优越工作,回到镇巴县杨家河镇做起了“牛倌”。经过4年悉心经营,她从初期的40头存栏,发展到目前年存量达到270头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1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被评为2017年度全市“脱贫攻坚带动民星”。
2013年的一天,吴琼突然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说母亲干活时不小心受伤了,便立即赶回镇巴老家,“看到受伤的妈妈和劳累的爸爸,还有患有先天眼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回忆,看到家里这样的情况就没有外出上班的想法了,当时父亲正在建牛棚准备养牛,于是她果断辞掉工作回家来和家人一起养牛。
2014年1月,她注册成立了以良种肉牛养殖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开始了创业之路。同时,她还担任杨家河社区文书,一边与镇村干部一起跋山涉水入户走访调查摸底,一边抽时间学习先进养牛技术和相关知识。在邻居们眼里,她经常是这样的一副模样:胳膊和腿上到处都是玉米叶、饲草划割的伤口和蚊虫咬伤的痕迹,但她从不叫苦叫累。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她终于建好了可以圈养200头标准化肉牛的圈舍。
建牛棚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已经没有钱购买牛崽了。父女俩东借西凑,最终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14年6月引进了西门塔尔肉牛40头,牛场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然而,养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病倒了几头牛崽。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吴琼意识到,技术不足是养牛遇挫的重要因素。随后,她多次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并不断摸索学习了暖棚养牛、饲料配方、提高防疫能力等实用技术。
吴琼的牛厂逐步走上了正轨,但她认为“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于是她和当地政府写报告表达了自己“抱团发展、共同致富”的愿望,得到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从2015年到现在,她以“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共吸纳193户贫困户养殖良种母牛226头。2017年又以“贫困户带资入社入股分红”的模式带动100户贫困户养牛,使“农民”变“股民”成为现实。
“我跟她在合作社学会了母牛养殖、繁育技术,合作社还免费提供药品和治疗技术,我们自己养的牛合作社负责回购,销路不成问题。2015年我开始养牛,现在我已经脱贫了。”村民何先林说。
三年来,她不仅让社员及周边贫困户增加了收入和脱贫致富的信心,还有效解决了规模难以扩大、技术服务跟不上的问题,为推进养殖产业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子。同时,她与农户签订了牧草种植和回收协议,指导农户学习了青贮技术,将秸秆变废为宝,既实现了资源再利用、保护了环境,又为农户带来了一定经济收入,拉动了当地的饲料、玉米及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015年底,她的合作社被省农业厅认定为“省级家庭农场”。为凝聚社员,更好地发展养牛产业,她于2016年5月建立了镇巴县勤兴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同时担任党支部书记。谈起以后的规划,她说:“下一步,我打算建设集养殖、培训、科研、技术、服务、创业、加工、餐饮为一体的有机绿色生态循环产业园,带领贫困户共同走上致富路。”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符先胜杨瑛镇巴县永乐镇党委、政府以作风建设促脱贫攻坚,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开展。挖“穷根”促增收永乐镇是红色革命老区,辖6个村28个村民小组,1638户6...
镇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