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新闻 留坝新闻 镇巴新闻 略阳新闻 宁强新闻 勉县新闻 西乡新闻 洋县新闻 城固新闻 南郑新闻 佛坪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镇巴新闻 > 正文

引来“活水”万象新——镇巴县观音镇“三变”改革纪实

来源:汉中日报 2018-01-04 12:4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 周维波 康舟 镇巴县观音镇紧扣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之根本,积极探索“三变”改革模式,大力发展茶叶、畜牧、中药材等主导产业,持续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品牌,产业发展初显规模,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崭新路径。

龙头企业惠农稳致富 近年来,观音镇采取“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组合模式,利用观音山旅游开发公司、丰源林牧业公司、熙园生态农业公司和镇巴长兴实业等企业优势,及专业合作社灵活多样的特点,将全镇14个村贫困户划分片区纳入产业扶贫范围,实现产业扶贫多重覆盖,着力解决贫困户增收难题。

通过聘用贫困群众到茶业园区、旅游景区从事种植、采摘、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同步开展技能培训,确保每户至少1人掌握一门技术,每人每月工资性收入达到2500元,截至11月,全镇5家大型企业支付劳务费用150余万元。观音镇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0万元,解决贫困户入企入社资金困难,通过让贫困户参股入企发展,保证贫困户年年有收益。星子河村、楮河村及司溪河村等7个村140户贫困户将2900余亩土地、林地流转给观音山旅游开发公司、丰源林牧业公司和熙园生态农业公司,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企业每年支付贫困户土地流转费用30万元,户均年增收近2200元。通过带资入企、土地流转、劳务合作等形式,观音镇让“三变”改革落地生根,激活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扩宽了群众致富渠道。

一户一产业助农强增收 依托特色优势资源,观音镇鼓励支持运用“三变”模式多渠道发展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目前全镇974户贫困户均有发展产业,涉及经济果林、蔬菜等特色种养业,真正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根据产业类型和规模,政府在贷款、贴息、种苗补助、综合奖补等方面给予扶持,并对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实施“扶贫贴息贷款”政策。

同时,企业采用订单生产、保底收购模式,上门采购贫困户生产的腊肉、土鸡、山野菜等土特产品,分销西安、汉中等地,使个别贫困户足不出户,每年便能获得近3万元收入。针对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镇村按照规定标准,多干多得原则,由企业出资,进行奖补发放,激发贫困户勤劳致富新动能,提升自身“造血”功能。截至目前,观音山旅游开发公司、丰源林牧业公司及熙园生态农业公司对星子河、楮河、大市川、马家营、小南海、司溪河6村(社区)416户贫困户发放产业发展奖励资金30余万元。

易地搬迁促农早脱贫 观音镇将搬迁规模与用工就业岗位衔接,在丰源林牧业公司产业园区内规划建设易地搬迁安置点,安置贫困户97户206人,安置房的规划选址、外观特色等与旅游景区和产业园区规划布局相融合,真正实现搬迁群众有后续产业支撑。观音镇易地搬迁户合计689户2021人,通过发展劳务输出、特色种养、公益岗位,鼓励搬迁群众以资产或生产资料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解决贫困群众安全住房的同时,确保每户在家门口务工创收,真正免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为精准脱贫迈出了关键一步。

新闻推荐

镇巴平安镇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本报讯(通讯员梅兴礼)镇巴县平安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精准识别“定对象”。该镇按照宣传告知和信息摸底、入户核实、民主评议和两榜公示、备案审核、信息采集、制作精准脱贫明白卡、数...

镇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引来“活水”万象新——镇巴县观音镇“三变”改革纪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