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黄娟
今年以来,镇巴全县上下围绕“五个镇巴”建设目标,锁定追赶超越目标和作战图,扩投资、稳增长,狠抓项目建设,调结构、重特色,扣牢“产业抓手”,惠民生、提效能,做好群众关心的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追赶超越、力促经济发展。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全体居民和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追赶超越综合考核位居全省第39位,实现了“开门红”。
扩投资稳增长,紧盯“项目引擎”
调结构重特色,扣牢“产业抓手”
“不仅要让产品走出去,还要把外地客人请进来,利用生态优势,走‘产业+旅游’的新路子,在家乡的山头上树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镇巴县丰源农业园负责人刘绍洲介绍说。该园位于镇巴县观音镇观云山,近3年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高山生态旅游环线,已成功申报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据介绍,园区6000多亩高山茶园每天都有130余名游客慕名前来品茶、吃农家乐、观云海、住别墅,体验生态旅游的别样风情。该县在稳定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倾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提升。黎坝、赤南、三元等镇以“公司+农户”模式发展辣椒产业,势头良好,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新增白芨、重楼等中药材1.2万亩,总面积达到14万亩;省发改委牵头组建的国顺农业科技公司林麝养殖项目落户泾洋镇李家坪村,同仁堂等知名药企正在与该县洽谈林麝特色养殖项目,计划年内发展300至500头;今年新创建市级农业园区1个。
大力培育规上工业企业,为工业经济增添新的增长点,重点培育镇巴县金堂石业有限责任公司、熙园茶叶有限公司2户规上企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到24户。充分利用当前煤炭价格上扬的有利机遇,引导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产转型升级稳步推进,草坝生态农业园区、渔渡溶洞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顺利,已开通草坝、青水苗乡旅游大巴专线,天坑群地质遗迹开发正在调研编制规划;建成县级电商平台,大部分镇设有电商网点。一季度,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5亿元,同比增长14%;规上工业总产值9.35亿元,增长89.7%,增速居全市第1位。
惠民生提效能,为了“群众幸福”
今年,该县以“激情、干净、超越”作风建设活动为契机,在全县领导干部中推行“以作风促实干,以实效看作风”工作模式,县级领导大会小会皆要强调“群众是否满意,老百姓是否幸福”的工作实效,在群众关心的交通问题上,“古镇”高速公路全面启动建设,项目全长50.05公里,估算投资75亿元。目前,该县境内辅道工程建设里程20公里已完成基础挡墙浇筑70%;已丈量耕地65.84亩、林地135.85亩、房屋21户(已经拆迁4户),登记坟地17座,累计完成工程形象进度1.5亿元。高速公路全程施工图初设工作预计6月中旬完成。全力加快星子山隧道所在的省道320镇巴县城至大河垭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该路全长17.8公里,按二级路标准改建估算投资4.3亿元,项目施工图初设工作已招标结束,目前已完成外业勘察等相关工作。按三级公路标准、建成县乡公路3条共40公里、投资1.76亿元。
在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上,落实创业就业10项优惠政策,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双高双普”校建工程、设施设备采购、软硬件筹备工作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健康镇巴”行动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施顺利,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群众民生保障底线分明。安全生产、信访维稳、食品药品安全、防汛减灾等工作进展顺利,社会和谐稳定。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黄娟梁红梅记者程伟)今年镇巴县启动健康扶贫“三三二”诊疗机制以来,已在全县范围体检5385人,累计体检率达97%,剩余的164人正在积极动员回乡体检或寄回必要证明。通过体...
镇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镇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