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恤民 马心语 苏湘栋夏日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给秦岭腹地的深度贫困村洋县金水镇站房村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轻雾,满山翠绿。8组贫困户尚崇刘正冒着雨,在陡峭的山坡上给猪苓铺盖树叶。
1966年,当时只有8岁的尚崇刘和父亲从佛坪搬到站房村,在半山腰的一间茅草屋安了家,一住就是28年。“当时,一家只能啃玉米,稀饭都喝得少。”回忆起当年的窘境,尚崇刘眼里噙着泪水,仍憨笑着。后来,尚崇刘结婚生子,家中人口增多,日子怎么也走不到乡亲们的前面,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
山区土地有限,他起早贪黑开垦了10多亩荒地,但贫瘠的土地长不出好庄稼,日子仍然拮据。祸不单行的是妻子又突然患病,手术费高昂,无奈之下只能居家保守治疗。尽管这样妻子每年到汉中看病仍要花费2万多元,他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四处借钱。
尚崇刘的女儿尚玉嫣学习很好,但由于家境原因,也没有走进大学,懂事的女儿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省吃俭用一年到头把全部的收入都寄回家里,就这样,一家人的日子仍过得紧紧巴巴。
2015年尚崇刘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尚崇刘看到了产业发展才是他尽快还清外债实现脱贫的唯一希望。苦于没有技术的他通过无偿给石泉县在当地承包山坡发展椴木香菇和木耳产业的老板务工半个多月,换取了对方的技术。那时,他一边照顾生病的妻子,一边发展180架香菇,整天忙碌不停,到了收获期,白天采摘鲜菇,晚上打着手电筒熬夜烘烤。这样反反复复努力了3年,尚崇刘终于还清了压在心头的8万元债务。
产业发展有了补助,妻子的慢性病每年也有了3000元的报销。尚崇刘一家的生活越来越有希望。
生活上没有了后顾之忧,尚崇刘决定扩大产业发展,在发展椴木香菇的同时,尚崇刘觉得猪苓存活率高,是个不错的产业,适宜在海拔800米以上温度较低的树荫下生长,站房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一开始种植猪苓,尚崇刘没有种子,他只能通过在适合猪苓生长的地方满山遍野的寻找野生猪苓,挖出后人工种植,有时候辛苦一天也只能找到10斤左右的猪苓,仅仅够种植两窝。猪苓两三年才能采挖,产量要想上来,得从种植规模做起,为了增加规模,尚崇刘这几年不断将长好的猪苓再次重新种植,规模慢慢扩大到500多窝。加上椴木香菇、桔梗等产业,尚崇刘每年收入接近4万元,一举甩掉了贫困帽子。
富起来的尚崇刘没有忘记乡亲们,他把技术传授给大家,走共同富裕道路。同时,他看到村上急召文书却一直找不到合适人选,便主动和精通电脑技术的女儿尚玉嫣商量,女儿很理解父亲,毅然放弃城市月薪5000多元的工作,回村干起了每月只有1600元的文书。
当笔者问尚玉嫣是否觉得辛苦时,尚玉嫣笑着回答道:“这样的工作很有成就感,能为村上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我爸爸也很支持我”
新闻推荐
4月22日上午,到汉中履新不久的中国人寿汉中分公司党委书记杨冰到洋县关帝镇杆柏村开展扶贫调研工作,他还与洋县民政局就进...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