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苏湘栋
“这个外地来的人牛得很,种啥成啥!”“去年老李卖魔芋挣了2万元,佩服!”提起洋县金水镇牛角坝村8组贫困户李文福,村民个个竖起大拇指,夸赞他产业发展的好。
李文福和妻子不是土生土长的洋县人,老李来自镇巴,妻子龙饶菊来自宁陕。1994年,李文福夫妇带着2岁多的孩子定居牛角坝村。
到了洋县,李文福什么都没有,一切从头开始。没有房就用树枝和塑料布搭简易房,没有钱就向村民借,没有粮食就垦地种玉米……为了养家糊口,李文福从发展椴木香菇开始干起,后来又承包了队里70亩板栗园,夫妻俩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活,积劳成疾,老李得了冠心病,龙饶菊患上了肩周炎。
虽然承包了很多山坡,但挣不到钱。2015年,老李的两个孩子都上了大学,每年学费生活费3万多元,老李一家的日子过得更加紧巴了。
2016年,老李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干部洋县人民医院职工李洪芬积极引导老李转变思路,利用承包的林地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还帮助他申请了每亩800至1000元的产业补助资金。村上开办了中药材种植培训班,为老李这样有意愿发展中药材种植的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难题。好学的老李还经常看种养殖方面的书和央视7套农业节目,学习别人的成功做法。
精准的帮扶措施和给力的优惠政策激发了老李脱贫致富的干劲。他一下子将原来3亩木瓜园扩大到20亩,并逐渐开始种植其它中药材。经过3年的努力,老李现在拥有大黄10亩、连翘10亩、魔芋30亩,养猪1头、鸡30只,村民亲切地称他为“产业大王”。
现在,老李一家的年收入达6万多元。“霜降之后挖魔芋,正月挖大黄,二月挖魔芋种,六月收连翘和木瓜,七月收核桃,八月收板栗,九月收枣皮。”老李笑嘻嘻地盘算着自己的产业致富经。
致富不忘乡亲,尝到产业发展甜头的老李毛遂自荐当上了村里产业培训班的“老师”。在老李的带动下,贫困户王胜文种植魔芋10亩,4组、8组贫困户种植木瓜100亩。
“老李的讲座不用召集,贫困户和村民自发来听,他讲课接地气、操作性强,就是镇巴口音有点重。”驻村工作队队员卢欣笑着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姣姣杨小忠)连日来,洋县连续降雨,雨水情形势严峻。该县干群坚守一线,全力防汛抢险,确保平稳度汛。此次持续降雨...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