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新闻 留坝新闻 镇巴新闻 略阳新闻 宁强新闻 勉县新闻 西乡新闻 洋县新闻 城固新闻 南郑新闻 佛坪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洋县新闻 > 正文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洋县孝女荀振平二十三年照顾病瘫父亲

来源:陕西日报 2019-03-01 07:1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李羽佳通讯员张校峰

“她照顾老父亲20多年,太不容易了!”

“她和丈夫把父亲接到自己家里同吃同住,从来没抱怨过,真是难得!”

2月24日,记者来到洋县谢村镇四红村,村民对悉心照料瘫痪父亲23年的孝女荀振平及其丈夫罗小英赞不绝口。

走进四红村8组荀振平家,炉壁通红的火炉旁边,荀振平81岁的父亲荀爱民穿着新棉衣、新棉裤,端坐在靠背椅上。荀振平左手端碗、右手拿勺,正在给父亲喂饺子。

1996年5月23日,58岁的荀爱民突发脑出血,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命虽保住了,但落下严重后遗症。

“开始两年,父亲右半边身子一点都不能动,吃饭需要人喂,排泄在床上是常事,天天要打扫清洗,我就和妹妹轮流照顾。”荀振平说,那时,她几乎天天陪在父亲身边。

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荀爱民慢慢能说些简单的词句,也能独立翻身了,有时在别人的搀扶下还能迈着小步走几步。

“父亲有了向好的变化,全家人都很欣慰。兄弟姐妹们都有各自的家庭,从1998年开始,我就将照顾父亲的主要责任扛在肩上了。”荀振平说。她每周去5公里以外的父亲家3次,除了照顾父亲,还要帮母亲料理菜园子。

2009年9月,荀振平的哥哥突发脑出血,经抢救后勉强保住了性命,但失去了劳动能力。嫂嫂外出,杳无音信,母亲的负担更重了。从此,荀振平带着自己4岁的小儿子更加频繁地往返于自己家和娘家。

“那几年,只要没在父亲身边,我就总是提心吊胆的,担心父亲的身体有突发状况,夜里睡觉也不敢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更不敢关机。”荀振平说。

2013年下半年,荀振平的哥哥与母亲先后因病离世。处理完母亲后事的第二天,荀振平和丈夫罗小英一起将荀爱民接回自己家里照料。

“把父亲接到家里的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踏实了。”荀振平说,她还调整了卧室家具的摆放位置,使之和父亲以前房间家具摆放完全一致,这样能让父亲消除陌生感。

荀爱民的卧室里摆放着两张床,一张是荀爱民的,另一张是罗小英为了方便照顾岳父专门买的。罗小英9岁丧父,13岁丧母,他将荀爱民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每天都会给荀爱民量血压、洗脚、洗脸、擦洗身体,还要打零工挣钱。

种庄稼和丈夫打零工是荀振平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我们可以吃得简单、穿得简单、用得简单,但再难也要好好孝敬父亲。”荀振平说。荀爱民每月光买药就要花费3000多元,面对这项巨大的开支,荀振平一家勒紧裤腰带生活。今年春节她穿在身上的棉衣还是6年前女儿买的。

“振平太不容易了!有她这活生生的例子,加上县上这些年大力弘扬孝老爱亲的好传统,我们村里现在几乎没有不孝敬老人的家庭了。”邻居罗继林说。

采访快结束时,荀爱民示意女儿自己吃饱了。在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荀振平为父亲热了3次饺子。

荀爱民指着女儿,吃力地说:“没有她,我墓前的树有碗口粗了。”

荀振平的儿子罗丽鹏说:“外公有时爱发火,但是妈妈一直很有耐心地照顾着,妈妈的勤劳、爱心与耐心深深地影响着我。”

“我现在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好父亲。他养我小,我就要养他老。”谈到今后的生活,荀振平平静地说。

新闻推荐

洋县交警“警医合作”送考下乡

本报讯(马玮李悦伦记者张大鹏)近日,汉中市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民警放弃周末休息,深入槐树关镇开启2019年首场“送考下乡...

洋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洋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洋县孝女荀振平二十三年照顾病瘫父亲)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