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新闻 留坝新闻 镇巴新闻 略阳新闻 宁强新闻 勉县新闻 西乡新闻 洋县新闻 城固新闻 南郑新闻 佛坪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洋县新闻 > 正文

古代汉中人出行必备干粮 秦晋

来源:汉中日报 2018-09-13 01:18   https://www.yybnet.net/

俗话说:晴带雨伞,饱带干粮。古人要出远门,经常遇到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时候,即使腰缠万贯,若错过驿站村舍,也没地儿买吃的。所以,古人出门时,无论贫富,必得带足干粮。《诗经·大雅》中的《公刘》一诗写道:“廼裹糇粮,于橐于囊。”意思是,带着干粮准备远游,大包小包都装得满满的。

古人最常带的干粮,就是“糗”。古文对“糗”有解释:《说文》指:“熬米麦也,又乾饭屑也,又粮也”;《疏》指:“糗,捣熬谷也。谓熬米麦使熟,又捣之以为粉”。糗是粟米炒熟之后,捣碎加水,揉搓成形,最后再晾干的食品。这食品,当时不光能用麦面加工,还可以用大米、豆类及其他粮食来加工。加工的方法大同小异,都是先搁锅里炒熟,再搁石臼里捣碎,再加水和匀,揉搓成块,最后晒干即成。

据说洋县特产枣糕馍,就是糗的时代演变。洋县人耕读传家,勤奋好学,每到秋考之际,学子便相约赴省城赶考。洋县到长安,经傥骆道,约一周时间方能到达。路途遥远,必备干粮。于是,枣糕馍应运而生。枣糕馍是用上好麦面,将谢村黄酒做酵引和面,用铁锅旺火蒸制而成。枣糕馍不兑碱,色白质软,略带甜味,软韧含香,久置不坏。出门行路时,用绳子成串携带,是远行的最佳干粮。

还有西乡牛肉干,也是脯月的历史进化。不过西乡牛肉干的制作、腌渍工艺,远比古代制作脯月讲究多了。选用西镇牛上好的腱子肉,通过腌制、煨煮、熏烤等诸多工艺而成,色泽红润鲜嫩,瘦而不柴,酥而不绵,咸淡适中,香味芬芳,可保存十天半个月不坏。至今这两样食物,仍是汉中人出行食品的首选。

新闻推荐

洋县综合施策推进铁腕治霾

本报讯(通讯员杨国涛)洋县坚持把空气质量改善作为最普惠的民生工程,积极调动多部门力量综合施策,采取多项有力举措铁腕治霾,不...

洋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洋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古代汉中人出行必备干粮 秦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