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汉中市“洋县二中教官逼学生吃泔水桶内食物”一事引起关注。据洋县教育体育局回应,8月31日,该校高一新生军训中,部分学生吃饭时浪费饭菜,教官为让他们“长记性”,让学生排队用手指蘸着泔水吃。(9月9日《新京报》)
不可否认,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定位上的错位,某些教官把参训学生当作了“矫正对象”来看待,动辄辱骂甚至体罚。笔者发现,几乎每年新生军训时都会有“教官随意虐待殴打学生”的负面新闻报道,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令人担忧和应当重视的问题:学生参加军训真的安全吗?
笔者浏览上述事件后认为,洋县二中的部分学生浪费饭菜肯定不对,应当批评教育,但作为教官,完全可采取“先礼后兵”的方式进行教育,若某些学生确实存在“屡教不改”的现象,可进行适当的惩戒,如面壁思过、写保证书、适当增加运动量等。然而,教官竟采取“让学生吃泔水”的方法,则明显带有恶意惩罚、恣意虐待的主观倾向,这样做不仅让吃泔水的学生内心“长了记性”,也与军训的初衷背道而驰。
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军训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增强集体意识、自立意识、纪律观念,为今后更好地适应校园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而军训与一般的体育课和思想政治课不同,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均参照军队的集训科目来进行设置和安排,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严格性、强制性。作为操练对象,学生在体能、心智、意志力上均低于军人,因此教官引导十分重要,若像上述事件中的教官那般,估计没有学生可以真正学习到军人的作风和品质,回想军训时恐怕是只想到肮脏的泔水罢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加强管理,强化监督的基础上,严格把好教官的准入关门槛,是确保军训有序、有效、安全、和谐的关键所在。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雍辉)近日,洋县举办了以“立足岗位抓管理,多措并举提质量”为主题的首届中小学校(园)长论坛。活动旨在加强中小学...
洋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洋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