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龙亭保护站,工作人员正在救治受伤的野生朱鹮。本报记者母家亮摄
本报讯(记者 母家亮)5月4日9时38分,一只野生朱鹮在洋县槐树关镇石门村被重新放归野外,这是2018年洋县第一只经救治痊愈并被放归野外的野生朱鹮。
4月26日,洋县槐树关镇石门村二组村民叶强民在回家途中发现一只朱鹮腿部受伤流血,随即和其他村民一起报警求助。接到警方转来的警情后,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治。
管理局保护科科长李昌明向记者介绍了救治情况。他说:“我们的工作人员发现这只朱鹮腿部重度擦伤,便立即对朱鹮伤口进行消毒包扎,迅速将它送到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龙亭保护站观察饲养,并每隔24小时为它消毒换药。经过悉心救护和饲养,这只朱鹮伤口愈合良好,基本恢复了健康,达到了放归野外条件。”
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跃明介绍,野生朱鹮由于病伤及食物缺乏等原因丧失野外生存能力时,保护人员会及时救治饲养,待其恢复生存能力后重新放归野外。这次选择在石门村放归朱鹮,是因为当地朱鹮保护工作基础较好,群众保护意识较强。而且调查发现这只受伤朱鹮的伴侣正在村子周围寻找它,希望它们能尽快团圆,正常繁衍生息。
截至2017年年底,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抢救野生病伤朱鹮490余只,抢救成活320只,救治成活率达65%。经过37年持续保护与繁衍,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野生种群数量已达2000只左右,人工饲养种群数量达189只,主要分布在汉中、宝鸡、安康等市15县1.4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新闻推荐
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洋县2项农产品获得农业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荣誉
阳光讯(实习记者李希)近日,农业部向社会发布了《2017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洋县申报的洋县槐树关红薯、洋县五彩米2个产品入选其中,获得农业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荣誉,并颁发...
洋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洋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