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新闻 留坝新闻 镇巴新闻 略阳新闻 宁强新闻 勉县新闻 西乡新闻 洋县新闻 城固新闻 南郑新闻 佛坪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洋县新闻 > 正文

洋县:选准优势产业破解增收难题

来源:陕西日报 2018-04-04 06:2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康传义 通讯员 刘颖

  汉中市洋县丘陵和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中药材资源丰富,被誉为“秦巴中草药宝库”。2016年以来,伴随着脱贫攻坚的脚步,洋县许多山区农村瞅准中药材种植产业,实行规模化种植,全县发展山茱萸、柴胡、丹参等中药材25万余亩,年产中药材3万吨以上,产值近3亿元。

  “在洋县发展中药材种植,我有责任带着老百姓脱贫致富。”洋县芸生白芨种植示范基地总经理霍涌涛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霍涌涛成立了集研发、育苗、种植和销售为一体的芸生白芨种植合作社,吸纳当地农户入社务工,为当地群众提供60个固定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白芨200余亩,年增收800余万元。

  为做优做精中药材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洋县加大投入,引进陕西超群医药集团投资6亿元,在洋县建成集大型中药材仓储、中药材饮片加工、中药材超微精细加工等为一体的中药材储备库和加工生产线项目,使中药材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发展产业,要跟得上市场变化,洋县将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优势品牌,提升本地中药材市场竞争力。”洋县脱贫办主任张振文说。

  以建设产业***试点县为契机,洋县围绕有机稻米、蔬菜、果品、养殖、林特5大产业,遴选了双亚粮油、志建药业、宏玮魔芋等10大龙头企业,建设有机产业促脱贫攻坚示范园和有机产业促脱贫攻坚创建园各10个,带动全县1.5万户贫困户走上了发展产业脱贫的道路。

  在产业发展中,洋县还探索出“农户自主发展,政府奖励扶助”“农户带资入企,财政贴息分红”“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户订单发展”“合作社领头发展,贫困群众抱团取暖”和“政府股本分红,资产收益扶贫”5种发展扶贫产业模式,先后在槐树关、磨子桥、戚氏等镇(办)建成了20多个产业基地,带动10万人(次)就近务工。

  在产业项目选择上,洋县紧盯长、中、短相结合的产业项目,形成了以银杏、木本药材、果业、中蜂养殖为主的中长期产业,以优质稻米、魔芋、红薯、草本药材、食用菌为主的短期产业,以电商、小微企业、农村物流、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为带动的产业格局。截至目前,全县贫困户共发展经济作物28.9万亩,养殖家禽家畜56.8万头(只),土蜂1.8万箱。

  依托生态环境优势,洋县坚持“生态立县、循环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创建区。全县累计发展有机生产企业25户,注册“朱鹮牌”商标6大类50多种,“洋县黑米”“洋县红米”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洋县有机产业年总产值已达8.82亿元。占地3750亩的西北最大有机产品聚集和有机产业集群——洋县有机产业园区已基本建成。

  洋县以扶贫互助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作为培育脱贫致富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抓手,全力促进群众增收。目前,全县累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608个,组建扶贫互助合作社(富民互助合作社)201个,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全县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累计达138个,贫困户会员4380户,累计发放互助资金6170万元。

新闻推荐

“东方宝石”朱鹮种群逐年复壮 中国野生数量已近2000只

一只野生朱鹮从河面上飞过。一只野生朱鹮在河内觅食。一只野生朱鹮在树上的窝内“警戒”。3月27日,随着春季来临,栖息在陕西洋县的朱鹮也开始了“春孕”,参加繁殖的朱鹮其羽毛渐渐变成灰色,预示着新...

洋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洋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洋县:选准优势产业破解增收难题)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