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韦华震天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喜庆的龙狮舞起来……四面八方涌来的人流,瞬间在街道两边垒起一堵“人墙”。欢呼声、赞叹声、锣鼓声,此起彼伏,小小的县城“沸腾”了。3月2日、农历正月十五上午约11时,记者在洋县县城感受到了“社火闹元宵”的热闹氛围。
“来了,快看,社火来了!”“看,穿着溜冰鞋的孙悟空打头阵啦,憨态可掬的猪八戒一路相随!”循声望去,桃园三结义、四郎探母等悬台社火映入眼帘,高铁通行、产业发展的彩车徐徐而来,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主题的社火振奋人心,旱船、扇子舞、跑驴、回娘家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节目次第登场……该县洋州办、戚氏办、纸坊办各个村、社区组织的100余台社火,沿着唐塔路、文明路等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广大老百姓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中度过了元宵佳节。
“明知社火上街正式表演时间为上午11点左右,可邻居们不到10点就出门了,唐塔路、文明路两旁早就挤满了人,我们也得‘占据\’有利地形,等待演出队伍的到来。”该县明珠小区的马大姐对记者说,锣鼓一响,在家里就坐不住了。“今年社火紧扣时代主题,传递了高铁开通、扶贫攻坚、十九大精神等信息,不光是看热闹,还能学知识、长见识。”夜市开餐饮店的张师傅对记者说,昨晚熬夜开店,今天依然早早起床,只为了看看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
“我在外面打工,听说今年村里要搞社火表演,专门赶回来参加。”巩家槽社区的村民小王告诉记者,社火的锣鼓,把他们越来越好的新生活都敲出来了。该社区的村民介绍说,这次社区社火鼓乐表演的主力队员是本村的“老鼓手”,那鼓擂得怎一个“赞”字了得。
“以前总是听亲戚说起洋县社火规模宏大,今天亲眼目睹,真是太过瘾了。”西安来此走亲戚的王女士说,这趟洋县之行特别有价值。60多岁的李建中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智果悬台社火的传承人,他说:“社火表演传递着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激情,是对民间文化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希望能不断创新、发展下去。”
新闻推荐
挑选香包和灯笼。李修雍小朋友写春联。挑选灯笼。盛世复兴中国梦。本报记者姚远通讯员杨国涛张校峰金鸡辞旧春风劲,玉犬迎新好事多。从2月5日至3月7日,历时月余。书画展、摄影展、...
洋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洋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