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西安市民正在挑选新鲜的水果。本报记者安涛摄
本报记者杜朋举见习记者李羽佳
“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春节的一天天临近,年味儿越来越浓。趁着周末或者晚饭后的时间,去市场采购些水果、坚果、糖果备用,正是眼下许多人的必选动作。记者在水果市场、大型超市采访时发现,现在群众采购春节用的零食,早已不是瓜子、花生、糖的“老三样”了,蜜饯、巧克力、榛子、碧根果、开心果、长寿果、松子……人们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广,采购的种类越来越多,日本巧克力、澳洲蔓越莓干、泰国椰青等许多进口产品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
坚果糖果,种类越来越丰富
2月4日,优酷视频西安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的牛玉洁将刚从网上购买的两个零食大礼包通过快递发往老家河南省安阳市。“一个里面都是话梅、乌梅等蜜饯,一个里面都是开心果、榛子等坚果,内容丰富得很。”她笑着说,自己去年刚刚研究生毕业进入职场,工作薪酬比较满意,前不久又拿到了1000元的年终奖。“过去上学都是花家里的钱,现在工作了,收入稳定了,过年给家里买点零食,也算是入职后给长辈们表达心意了。”
当然,牛玉洁买这些零食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她说:“在我的印象中,过年吃零食就和放鞭炮、吃年夜饭、领压岁钱一样,是很有仪式感的事情。但小时候翻来倒去就是瓜子、花生、糖,偶尔有点核桃、枣、柿饼,感觉很单调。这次我专门买了澳洲蔓越莓干、泰国芒果干、美国西梅等十多种进口食品,也让老人们尝一尝新鲜。”
虽然购买进口食品价格较贵,但越来越多和牛玉洁一样的“90后”对此却看得比较开。西安艾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郭成说:“过去春节零食种类少,主要是父辈们过惯了穷日子,养成了勤俭节约过日子的习惯。现在日子好了,挣钱多了,过春节自然不能亏待了自己,也算是对自己一年努力工作的肯定吧。”
郭成的家在汉中市洋县的农村,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自家种的花生从秋收后就一直不断,自然不是很稀罕,但春节时从集市上买的水果糖算是稀罕零食。10年前,县里开了大型超市后,进口巧克力开始逐渐取代水果糖。“以前进口零食买得少,父母不舍得吃,2017年我也开始赚钱了,今年春节不光给家里买了进口糖果礼盒,还买了两桶美国进口腰果。”
家住西安市西门外的杨阳是一位“80后”,她对家里春节购买糖果的变化感触颇深。她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经历时说:“平时大人不让吃糖,怕长蛀牙,过年才能放开了吃。那时候,最喜欢去的就是水司附近的丰庆食品商贸中心,因为那儿有各式各样的糖果。”相比杨阳小时候,她4岁的女儿多米对糖果已经没有了过多的热情。“条件好了,孩子的要求都是尽量满足。家里的冰箱里,经常备着法式马卡龙、日本的抹茶巧克力和俄罗斯的提拉米苏。春节的时候准备的种类就更多了,过年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了。”杨阳笑着说。
进口水果,进入寻常百姓家
2月1日,微商简梦瑶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4斤装澳洲车厘子,基地采摘、直邮,绝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甜蜜素”的信息后,不到90分钟,150箱车厘子被抢购一空。她告诉记者:“有的老顾客一次买好几盒,过年招待朋友用。现在人都想开了,愿意尝鲜,也舍得买进口水果吃。”
不只是澳洲车厘子,菲律宾凤梨、智利草莓、泰国青芒、越南红心火龙果……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成为春节水果市场上的热门产品。在位于西安二环北路东段的西北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年货采购让这里早早就进入了繁忙的供销两旺状态。
在精品水果区,小戴精品果业批发店的店主戴治军正忙着向顾客介绍自己的商品:“这些都是来自台湾的蜜瓜,名叫蜂蜜,顾名思义,就是果实甜如蜂蜜。一颗不到一公斤,自家吃很实惠。果皮金黄,买来送人也好看。”他的身后,摞着一人多高的水果箱。
专程从黄雁村开车来买水果的西安市民汪超正将两箱菲律宾凤梨搬上车。他说:“我父亲就爱吃菠萝,但是年龄大了,一吃菠萝就塞牙。凤梨跟菠萝比较接近,但肉质细,饱满多汁,口感也好。”汪超还算了一笔经济账,这个季节吃菠萝,一个怎么也得10元左右,而菲律宾凤梨一箱8个,也就120元。“价格虽然贵点,但能接受,关键是适合我父亲吃,而且剥起来也省事些,过年全家团聚的时候吃很方便。”他说。
进口水果进入寻常百姓家,丰富的是群众的饮食,反映的是大家收入的增加。汪超笑着说:“过年,关键是要过舒服。”
新闻推荐
常言道,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洋县国税局的刘彦平、刘宪陨就是这样的两个人。这两个出生于1963年的同龄人,具有共同的特质:都是热心肠、实在人,善于帮助别人。两人都是献血志愿者,坚持...
洋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洋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