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恤民)洋县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取水点,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和朱鹮、长青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优良,洋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探索发展模式,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围绕丰富的土地资源、山林资源、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总量。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成为洋县发展的主线。为保护环境,洋县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改变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护型发展之路,先后投入25亿元生态示范建设资金。同时,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落户洋县。2017年先后开展执法专项检查50余次,检查企业300余家,下达责令改正决定书44份,纳入清理取缔27家。
围绕治污减排目标,洋县强化污染治理力度,依法关停了包括开采、制砖在内的5家污染企业,落实了白酒酿造、皂素加工、食品添加剂、氮肥生产废水治理和自备电厂燃煤锅炉脱硫设施,削减了污染物排放量。同时,采取整治城市烟尘、扬尘、油烟污染为主的“洁净工程”和以整治城市噪声污染为主的“安静工程”,在城区主要街道禁烧有烟煤,全面淘汰有烟烧烤炉具,更换燃气无烟环保型烧烤炉具32台(套),10家规模餐饮单位完成了油烟治理,锅炉烟尘排放达标率100%以上,油烟治理率98%以上。
洋县还在全县积极推广使用液化气、电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进农村污染治理,煤烟型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杨国涛黄宁陈莉洋县槐树关镇万岭村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构和谐”的思路,大力落实基层组织全面过硬要求,不断强班子带队伍,引导群众发展红薯、西瓜等特色产业,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促进...
洋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洋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