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韦华“扶贫工作队来了,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卫生室建成了、产业发展起来了……”11月22日,记者走基层来到洋县纸坊街道办事处孟浴村,该村老支书有感而发地说。
孟浴村据洋县县城30公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一条崎岖的盘山路是进出山的唯一通道。全村共214户,其中贫困户达到71户、213人。2015年,市工信委包抓该村的脱贫工作。针对该村的实际情况,工信委主要领导带队多次深入扶贫村,其他县级领导分5批次带领相关科室全体干部先后到扶贫村进行结对帮扶活动。在走访入户、了解村情民意的同时,制定了脱贫计划、落实具体措施。
要得富、先修路。扶贫工作队所在单位捐赠5万元、协调20吨水泥,新建产业发展道路2公里,为80亩香橼产业基地创造了交通条件;对山洪冲毁的通村主干道近10米悬空地带进行了修复,并设置警示标志牌;协调10万元,建成了C108田岭—马道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该工程通过安装波形钢板护栏、警示桩等方式,确保了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安全;完成了孟浴村九组至村委会2.5公里的道路拓宽工程;协调资金128万元,对马道水库进行了防险加固工程……
“桥修了、路通了,土特产出山了,农民的日子有盼头啦。”该村9组42岁的贫困户严长树在新修的通村路口一次卖掉了50斤蜂蜜,喜滋滋地对记者说:“你看,交通便利了,我的蜂蜜也能卖个好价钱啦。”
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注重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邀请种养殖专家送技术下乡,为农户免费培训魔芋、银杏、食用菌种植和土鸡、土猪等养殖技术;成立了孟浴村扶贫互助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抱团取暖、共谋发展。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先后与魔芋加工企业、志健药业签订了种植、收购协议。同时,累计争取市县扶贫产业补助资金25万元,按每户最高3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补助给贫困户。
“赶上了好政策、遇到了好心人,工作队上门给送防暑药、医疗箱、手电筒,技术员上门手把手指导种养,发展产业更有信心啦。”该村3组64岁的高如娃说:7亩香橼,其中4亩已经挂果。5亩木瓜,已经与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还养了几头猪……”
截至目前,全村银杏种植面积达到10000、魔芋种植1500亩、土蜂1750箱。其中,贫困户今年新增食用菌3200架、袋料平菇30000袋、香元630亩,新增杜仲、厚朴、乌药、枣皮等中药材350亩,土猪养殖增加了20头、土鸡养殖新增400只……
新闻推荐
本报汉中讯(记者陈卫平)为进一步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强化警示教育,汉中市纪委日前将近期查处的5起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典型案例进行通报:2011年实施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工作中,时任洋县八...
洋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洋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