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韦华 通讯员 巨庙华 纪建民 一条条干净的通村道路、一盏盏新装的太阳能路灯、一栋栋整齐排列灰瓦白墙的房舍、一方方绿油油的菜园子、修剪整齐的道旁树被星星点点的格桑花点缀着……这是记者11月8日在洋县龙亭镇黄索溪村看到的景。
“地处浅山丘陵区,产业发展单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237人。”黄索溪村支部书记黄润善边陪同记者走访边说,2015年县财政局包抓扶贫以来,该村极力争跑项目、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2015年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县财政局先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约315万元,硬化村主干道8条、4.83公里,硬化组间道路12条、1410米,硬化养殖产业园区道路1500米;新建村委会办公用房9间、村文化大舞台一座、健身广场一处;打深水井一眼、新建蓄水池40立方米、安装排水管网800余米,整修排洪灌溉渠道1400米,加固灌溉池塘1处;绿化村主干道1000米,新安装太阳能路灯120多盏……
“环境好了,增收也有目标了。”提起脱贫路上的变化,贫困户黄存义有感而发:“扶贫工作队安排我在村上打扫卫生收入稳定,今年还兼任村上的生态护林员又增加了一份收入,家里的几亩花生、芝麻、红薯收成不错还享受了扶贫补贴,2头肥猪马上就出栏了,脱贫更有信心啦。”
“扶贫工作队来了,带来了技术,也带了产业发展的好项目。”一组52岁的养猪大户袁石山表示,养殖技术进村培训自己受益不少,他决定在目前养殖180头猪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增加品种,成立养殖合作社,带领至少2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通过养猪产业发展脱贫致富。
为了使产业扶贫见实效,驻村工作队组织劳动服务部门定期进村讲解生猪、牛、兔等养殖技术和有机水稻、瓜蒌、药材等种植技术,并及时和魔芋加工厂、秦洋酒业等签订了收购协议。目前,全村瓜蒌种植面积110余亩、药材约100亩,肉牛、土蜂、兔子、肉鸡等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豇豆、花生、黄豆等传统种植业呈现增产、增效的良性循环趋势。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恤民)洋县坚持把扩大招商引资、实施项目带动作为引领转型升级、绿色循环、追赶超越的重要支撑,以有机产业园区、现代材料园区、核能材料产业园区及中小企业孵化园为中心和以县城“朱...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