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贾军 陈莉)眼下,走进洋县槐树关镇,薯农收挖或者交售红薯的忙碌景象随处可见,前来收购红薯的客商及车辆络绎不绝。“我们只管种好有机红苕,公司跟合作社按合同价收购,不愁卖!”该镇周湾村支书张万德介绍。
“普通红薯亩产3千斤,最低时4毛左右,一亩红苕收入不过1千多元。如今有机红薯订单最低价1元左右,亩收入3千多元,一亩能顶原来3亩多。”周湾村贫困户张合林笑着夸赞“有机红薯订单”给自己带来增收。他今年种了3亩有机红薯,收入将近一万元。
槐树关镇以沙壤坡地为主,适宜红薯种植,当地红薯产量高,口感香甜,远销全国各地。该镇把发展有机红薯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点工作,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订单发展模式,动员各村合作社积极组织农户与康源农业、益民绿色农业等县内外薯类加工企业签订种植协议,发展订单种植。邀请农业专家到镇村举办培训班,指导薯农严格按照有机操作规程规范化种植、施肥,累计培训6000多人次,免费发放《有机红薯栽培技术规范》等资料近万份。
目前,该镇种植红薯2万余亩,年产量16万吨,总产值达5000余元,其中有机红薯4900亩,仅此一项,户均可增收3000余元。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张恤民张承建洋县始终把节约集约作为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抓手,坚持科学、统筹、可持续发展思路,强力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去年以来,该县按照“两减一增”...
洋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洋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