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新闻 留坝新闻 镇巴新闻 略阳新闻 宁强新闻 勉县新闻 西乡新闻 洋县新闻 城固新闻 南郑新闻 佛坪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洋县新闻 > 正文

五帮拓富路五扶先扶志 ——洋县探索建立“五帮五扶”脱贫工作机制纪事

来源:汉中日报 2017-08-24 12:4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 刘颖 翟志宏

地处汉江之南的洋县磨子桥镇二龙村,共469户1661人,坡地少,林地多,历来是磨子桥镇的贫困村,今年的脱贫数据清洗精准识别后全村有152户贫困户,贫困人口526人。

面对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先天条件不足的困境,洋县纪委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深刻剖析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建立了“五帮五扶”助脱贫工作机制,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路径。

帮思想疏导扶脱贫志气——积极主动干起来

今年5月,县纪委驻二龙村工作队长李严来到贫困户王文礼家里,没想到大门紧锁。一打听才知道,老王去地里割草了。有邻居说:“他现在变得可勤快了。以前让他喂头牛农忙季节挣个钱,他都嫌喂牛麻烦,种庄稼整日不去地里……”王文礼在今年的脱贫攻坚扶志中变化最大,他养了一头牛,种了2亩花生、2亩黄豆,除了自己家2亩水田外,还种了别人家弃荒田2亩,一改多年整日看电视打牌睡觉的懒散习惯,天天忙碌在田地里。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洋县纪委驻村工作队队长李严认为,脱贫攻坚得先把贫困户脱贫的志气扶起来,决定开展“扶志工程”。他们组建了“田坎宣讲团”,用顺口溜、快板等形式,在田间地头宣讲扶贫惠民政策,入户走访时,和村民一对一“微宣讲”,把《洋县脱贫攻坚惠民政策基层干部口袋书》《各类惠民政策》等“微读本”,送到贫困户手中,还找来当地的致富能手,在贫困户培训会上“微讲述”,用村民们身边的典型引导贫困户树立起改变现状的信心。在“扶志工程”的引领下,二龙村121户贫困户参加种植农业合作社。

帮技能培训扶脱贫本领——产业路上学本领

“支书亲自来咱家这么多次指导技术,咱一定能把这2万袋香菇种好,争取发家致富!”贫困户王建文感慨地对妻子说。

今年村里许多贫困户都有香菇种植计划,可是在哪里买种、怎样灭杂菌、怎样接种等这些技术知识都不知道,村支书王文治已经有十几年的香菇种植经验了,他免费担任起村里香菇种植技术人员,从制菌种到接种、采收等,一一详细指导。

7月中旬,县上农业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在二龙村开展了“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培训”活动,专家们对畜病防治技能、中药材种植、菌类种植等实用技能进行了详细培训,工作队还邀请了本村的香菇、元胡、乌药等3名种植“土专家”现场讲解,到贫困户家中现场查看设施、讲解技术要领。目前全村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7场次,对152户贫困户进行了种养殖等多项实用技术指导,提高了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

帮产业发展扶脱贫途径——持续增收强信心

村民思想意识发生改变的同时,村里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在迈进。“经过仔细考察比较,二龙村确定了把香菇种植和养羊作为村里脱贫的主导产业。”第一书记杨军钊告诉笔者。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确立了以香菇种植和养羊、中药材种植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政策,抓住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个龙头,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为香菇合作社注册了“春雾山”和“春运”两个商标,根据农户实际选择自主创业、合作、托管和合作社务工等各种方式,对全村152户贫困户实现了产业帮扶全覆盖,去年有112户入社农户受益,今年已经发展袋料香菇20万袋,椴木香菇6000余架,元胡500亩,乌药300亩,烤烟280亩,参与的贫困户两年内均可实现增收脱贫。

除此之外,二龙村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养羊产业投资12万元购进布尔山羊160只,为村里有产业发展愿望但无技术的40户贫困户托管起来。“国家对贫困村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大,贫困户不但可以领到产业补助,卖掉后还有一笔收入。”村支书王文治信心满满。

帮解决困难扶脱贫硬件——山村连出大变化

修路,是贫困村脱贫绕不开的课题,二龙村同样如此。提起修路,村文书陈金国给笔者讲了一件事,二龙村一组原有路基较窄,要拓宽至4米,就要占用部分农户的水田和坡地,村民们意见无法统一,村干部来到组里召开村民会议,引导组里成立了组间道路3人协调小组,全权处理道路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在他们的努力下,沿途10多户田地受损的村民,没有一户有怨言,村民李建军原来对赔偿金额有异议,工作队员几次上门作通了他的思想工作,当道路修到他家附近时,他二话没说便把自己还没成熟的玉米砍掉,没有耽误一天工期。村里的老人感慨地说:“走了多年泥路,现在有了好政策,国家出钱来给我们修路,我们还有什么舍不得!”

脱贫攻坚以来,二龙村将拓宽硬化通组道路25公里,建灌溉抽水基站1个,渠道3公里,新建小型人饮工程8处,池塘清淤砌护25口,新挖池塘3口。日前,组间路基拓宽平整工程已基本完工,5口池塘清淤砌护已进入施工设计阶段,村两室一院已开工建设,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均进展顺利。到今年10月,二龙村将实现户户出门水泥路,家家生活自来水,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面貌将大为改观。

帮环境整治扶健康生活——要富还要更健康

在二龙村,有因病致贫的贫困户43户,驻村工作队注重做好健康政策宣传,协助村上建立完善贫困户健康管理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帮扶。先后联系扶贫办、卫计局和医疗单位,定期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健康等活动,确保合疗和大病保险参与率达到100%,并及时了解低保户、五保户的生活情况,与民政部门对接,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驻村工作队利用院落围墙,打造“墙体文化”,绘制“弘扬传统美德”、“中国梦”等主题绘画、书法作品,在村里开展“村级道德模范”评选,并张榜公布,形成人人争做模范的浓厚氛围。随着县纪委“五帮五扶”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敞亮洁净、阡陌纵横、文明和谐的二龙村让人眼前一亮。

洋县县委书记胡瑞安在总结点评时说,“五帮五扶”脱贫机制帮的是一户户贫困户,扶的是贫困户的致富决心和信心,付出的是一腔真情,收获的是暖暖的民心,让帮扶工作和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有了更实抓手。

新闻推荐

家家入社户户有股 ——洋县草坝村“三变”改革调查

本报记者齐卉韩富斌“这是我们村的黄金梨、有机黑米、有机红米、黑米酒……”8月10日,在洋县草坝村综合服务楼的商品展销厅,村党支部书记刘开昌如数家珍。这些农产品,去年仅通过电商平台就卖了620多...

洋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洋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五帮拓富路五扶先扶志 ——洋县探索建立“五帮五扶”脱贫工作机制纪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