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蜀道》精装版,全10册。
张炜
一、蜀道叙说
《中国蜀道》这套大型人文地理丛书的主编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大家刘庆柱先生和著名的秦汉史研究大家王子今先生。丛书包括《交通线路》《历史沿革》《人文地理》《文化遗存》《建筑艺术》《艺文撷英》《科学认知》等7卷10册,皇皇440余万字,是迄今为止对古代蜀道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填补空白之作品。
蜀道,专指由古代社会政治中心长安通往四川之间的道路,即由关中平原穿越秦岭到汉中盆地、然后由汉中盆地翻越大巴山通往巴蜀的道路。前者主要有褒斜道、子午道、故道(陈仓道)和傥骆道,后者主要有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古代道路。它们像7条粗壮的动脉血管蜿蜒穿行于秦巴山水之间,道狭路险,跌宕起伏,还不时有凌空栈道悬在半空……显然,蜀道艰险,是其本来就有的基因,而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蜀道难》,更是形象地描绘了古老蜀道艰难的交通条件,也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共识,深切地感染了当时的社会情绪。
二、蜀道故事
古往今来,大凡有创造、有历史、有文化、有英雄的民族,都会给人类留下英雄史诗。发轫于商,贯通数千年的古蜀道的历史演变史,也不啻为一部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精神史诗。
早在商代中期,居住在四川盆地的蜀人及居住在巴山以南的巴人,就是最早利用穿越巴山和秦岭的古道,与嘉陵江上游汉水地区的汉中先民,以及居住在渭河平原的早期居民有过交往。
高山险阻挡不住人类对外部世界探索的欲望,更难以割断人们之间的联系、沟通和交流。蜀道上演绎的一幕幕历史活剧,使中国古代历史丰富多彩,蜀道的历史故事,必定会勾起人们无限遐想。
商周时期,秦巴山地之间的人们通过蜀道的交往更加频繁,主要是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例如,成都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大量“商式铜器”,诸如尊、罍、盘、瓿、器盖及青铜兵器中的戈和钺等,说明商文明对蜀文明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
清代乾隆初年出土的散氏盘,其铭文记载有西周晚期在大散关(古散国)建有周道。王国维在《散氏盘跋》中讲,周道即周道谷。因为周王室所在地通往各地的大道称为“周道”,因而,这条道路就是通往蜀地的道路,规格相当高。夏商西周时期的蜀道为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秦人对蜀道的经营是最值得当代秦人骄傲的事情了。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大将军司马错兵出子午道,经金牛道灭亡了蜀国,实现了秦人对蜀地的统治。从此,秦人通过蜀道连接了关中和蜀地两处“天府之国”,使之成为秦王国的战略大后方。因之,我们应当永远铭记秦人对于贯通蜀道的伟大贡献。
秦汉之际,以刘邦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经子午道进入汉中,然后出陈仓道(故道),进入关中,灭亡了秦王朝。是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典故的来源。
进入东汉,蜀道上最伟大的工程当属褒斜道上的石门隧道。汉明帝刘庄永平四年(61)凿通石门。石门隧道长14米,宽3.95米至4.75米,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可以通行车辆的人工交通隧道。石门隧道在上世纪70年代淹没在石门水库之中,隧道内外的摩崖石刻已经整体搬迁到汉中博物馆。石门隧道能在东汉时代开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奇迹。为纪念这一工程,当时的人们在山崖上镌刻了《石门颂》。这个《石门颂》连同《西狭颂》和《郙阁颂》,称为“汉三颂”,被誉为高崖上的颂歌。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奔走在蜀道上的一位人物是家喻户晓的智者诸葛亮。无论是诸葛亮之于蜀道,还是蜀道之于诸葛亮,对于两者来说,都是相得益彰的。从“扶蜀兴汉,还于旧都”的战略思路考量,终其一生,诸葛亮都有着浓厚的蜀道情结。
从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长达七年之久,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公元234年春,诸葛亮集结重兵从斜谷出击关中,据五丈原,与司马懿部对峙于渭水之南。司马懿筑营避战,想把远道而来的蜀军拖垮。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准备。两军相持百余日,这一年的8月,54岁的诸葛亮病逝于军中,葬在古阳平关旁的定军山。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蜀道上发生的战事是前秦苻健与东晋梁州刺史司马勋的“五丈原之战”。另外,就是南朝梁大将军王神念对子午道的整修工作。这是子午道修筑史、通行史和养护史上重要的一页。
进入隋唐帝国时代,蜀道迎来了极度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蜀道道路建设、官驿建设,蜀道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蜀道上的各色行役之人的劳作等,使蜀地与中原融为一体,成就了蜀地“扬一益二”的辉煌。这一切都使蜀道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气象,从而也使蜀道文化更加厚重蕴藉。
宋元时代,蜀道上最精彩的历史活剧当属宋与金、宋与蒙因蜀道发生激烈的军事争夺。南宋建炎初年,金军大举南下。南宋朝廷派遣秦凤路副总管吴玠屯兵凤州、大散关、和尚原及仙人关等地,与金军激战,确保了宋军入蜀的金牛道的畅通。著名诗人陆游也参与了这次战争。到公元1258年,元军都元帅塔海攻巴蜀,攻散关,破剑门,包围成都,巴蜀陷落,元军完成了对南宋的战略大包围。
明清川陕蜀道进入了尾声。川茶与汉中茶的对外转输,与西北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互市交易,从而形成了“茶马古道”。大巴山南北的川东北和陕南地区,历史上以盛产茶叶著称,号称“秦巴茶区”。在大巴山北麓的西乡县设有大巴山巡检司。这不仅是蜀道线路的延伸,更是蜀道经济文化向更广大地区的延伸和辐射,蜀道的社会功用大幅提升。
三、蜀道遗存
蜀道以险峻而著称于世,是中国古代一条凝聚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的景观大道,在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它的沿线散落着众多的文化遗存和相关文化现象。文化遗存有西安周边的蜀道遗存、关中平原的蜀道沿线遗存、秦岭分水岭南北的蜀道遗存,以及汉中平原、安康、巴山、四川盆地的蜀道遗存,它们全景式地勾勒了蜀道的文化遗存和文化现象,展示了人类在修建蜀道本体及附属建筑所遗留的古遗存、遗址、古建筑物、古居民点,尤其是沿途的兵站、驿馆、码头、商贸等古人活动的遗迹遗存,使蜀道更加具有厚重感、丰满感及立体感,让人充满了敬畏感。
另外,这套丛书还汇集了历代著名的蜀道书法和绘画作品、造像、摩崖石刻以及与蜀道相关的一些珍贵的老照片。这里有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的蜀道长卷,有美国裕兴公司提供的蜀道旧照,还有李约瑟拍摄的蜀道旧影。这些绘画作品、长卷、摄影资料,更是直观、真实地反映了蜀道的文化遗存的历史风貌,尤显珍贵。这些独具特色的文献资料揭示了蜀道文化遗产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也展示了蜀道上的重要建筑——栈道的概念及秦蜀栈道的起源、发展,并详细地说明了栈道的各种类型及相关做法。
四、蜀道上的名人
蜀道上的人流、物流、政令流构成了这条国家级官驿大道上壮观的人文景观。尤其是各色流动的人员,他们在蜀道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书写着蜀道辉煌的历史,使蜀道文化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帝王将相之于蜀道,可谓是其历史的奠基者和开拓者。秦惠文王二十二年(前316),秦惠文王派司马错率兵灭掉了蜀国。秦惠文王是第一个发布向蜀道进军的君王。汉高祖元年(前206)刘邦依张良计,从褒斜道入汉中并烧绝了褒斜道栈道,后从故道北入关中,成就了汉室三百年基业。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218~219)曹操率大军从故道入汉中,与蜀汉军队战于汉中。曹魏景元四年(263)钟会和邓艾分别从金牛道和阴平道入蜀灭掉了蜀汉国。天宝十五年(756)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沿着故道,经略阳入金牛道到达成都。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之变,从傥骆道出奔汉中;唐僖宗先是于广明元年(880)因黄巢进攻长安,也从傥骆道逃到成都;接着又因李克用进逼长安,于光启二年(886)从故道逃到汉中。这就是唐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帝四逃蜀道的历史事件。
文人墨客之于蜀道,可谓是其山水人文的咏颂者。他们歌咏蜀道的文章、诗词,使蜀道闻名遐迩,显扬于世,是所谓“搜尽世间奇绝句,尽在连云栈道中”。从魏晋到隋唐,直至明清以降,大约有一百七八十位诗人履栈,写下600多首歌咏蜀道诗歌。诸如唐代的王勃《晚留凤州》、唐玄宗时代的宰相张说《再使蜀道》、李白《蜀道难》、杜甫《听嘉陵江水》。宋代陆游有《鹧鸪天·游葭萌驿》、邵雍《南岐山》。明代何景明《柴关》等。
美女之于蜀道,就像是阳春季节里装扮蜀道的烂漫山花。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褒姒就是西周的方国古褒国人。她的家乡就在今褒斜道南端褒河边的褒姒铺。汉高祖刘邦的戚夫人是汉中西乡县人,她喜欢吃家乡的洋川米,高祖设驿站传递长安。最后,她悲戚地死在了长安。蜀人卓文君跟随夫君司马相如,通过蜀道来到汉长安城,最后定居在五陵原。杜牧的《过华清宫》诗云: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让杨贵妃与蜀道紧密联系起来,荔枝道因她而得名。《新唐书·杨贵妃传》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直驿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蜀道扬其声名,但也在通往故道的马嵬驿佛堂前结束了她的生命。唐代女诗人薛涛,蜚声蜀道,成都有薛涛井。再有五代后蜀孟昶贵妃的花蕊夫人。当北宋灭掉后蜀后,她被宋军押往国都汴梁。在即将离开葭萌关时,衷肠欲断,提笔在驿壁上写下了半阕《采桑子》: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这就是蜀道历史上有名的“葭萌题驿”。后有文人补下阕:“三千宫女如花面,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宠爱偏”。
近代学人,大多因关注民瘼,踏上了蜀道的旅途。近代学术大家俞陛云在1902年通过故道入蜀,著有《蜀輶诗记》。曾国藩也曾因太平天国的战事行走蜀道。冯玉祥在褒斜道的重要节点张良庙题诗作联,联系自己抗战中的境遇,触景生情,留下了无尽的感慨。
五、蜀道憧憬
秦蜀古道与丝绸之路、万里长城和大运河一样,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当代文化遗产研究者并称为中国四大线性文化遗产。其中,秦蜀古道是一条政治之路、经济之路、融合之路。由于历史的原因,蜀道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荒废在秦巴山脉的榛莽之中,成为被世人遗忘的历史文化遗产。蜀道的保护工作也真正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若不采取得力措施,物化的遗存将消失殆尽,千年蜀道真的将成为美丽的传说了。
秦蜀古道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业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蜕变,从远古时代人们开凿的原始道路,发展为秦汉魏晋隋唐至明清的千里栈道,形成了官驿无处不在的国家官道。近代以来,蜀道交通出现了水运,在嘉陵江和汉水上开通了航道,实现了水运通航。1958年,贯穿蜀道的宝成铁路开通了。2007年,作为京昆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高速通车了,使千里蜀道可以一日行完。2017年岁末,蜀道沿线的交通,除了有西汉高速、十天高速和宝巴高速以外,西成高铁也开通了,千里蜀道三个半小时即可完成穿越。蜀道进入了高铁时代,进入了伟大的新时代!
新闻推荐
志愿者和受助儿童在一起1月24日下午,国网汉中供电公司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及共产党员服务队一起带着100余名贫困儿童的“微心愿”礼物和西乡县城北小学、四河小学师生现场互动交流,开展“青春光明行...
西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