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樱
“为了生存嘛”,今年49岁的西乡县城南办事处五星村贫困户薛建荣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是个下肢严重萎缩,只能用双手撑地走路,大半辈子在泥里翻滚着生存下来的残疾人。从田间地头放牛喂猪的“泥娃娃”,到集市街头上摆摊兜售的“金算盘”,再到村里镇外补鞋修车的“工匠手”,一步步蜕变成方圆十里远近闻名最通赚钱门道的“人精儿”,他付出了汗水,赢得了尊重。
3岁那年,薛建荣突发高烧而患上小儿麻痹,这场飞来横祸让患有残疾的父亲和聋哑的母亲备受打击,让本就贫寒的生活更加拮据窘迫。然而,年幼的薛建荣并未被厄运击垮,从5岁起,就开始分担家里的农活,萎着身子割油菜、搬玉米、插秧施肥。17岁便孤身去西安,学习补鞋修车的手艺活,自个儿摸索钻研,用万能表白手起家做起了修车生意。步履维艰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抱养回家的女婴也在全家人悉心的抚育下健康成长。可命运就是如此不公,2010年,薛建荣的父亲突然因病离世,薛家一下塌了顶梁柱。
困境之际,西乡县政府采购办及时向薛家伸出援助之手。逢年过节不仅送去粮油米面等慰问品,更设身处地替薛建荣就如何发展产业出谋划策。县采购办主任郭印庆作为帮扶人,经常与薛建荣促膝长谈、了解诉求,帮助其分析脱贫政策与寻找致富门路,从“享政策、强技能、广宣传”三个方面推进对薛建荣和五星村整村的精准帮扶工作。
享政策,在精准识别薛建荣的家庭情况后,薛家于2014年以因残致贫纳入到五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享受国家低保政策,艰辛的生活有了兜底保障;2016年底,享受国家移民搬迁政策,申请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将40平方米阴暗狭小的土坯房修建成了100平方米宽敞整洁的砖混结构新房子。
强技能,县采购办指导薛建荣良好经营维修铺和小商店,通过自强自立、增进知识、精炼技艺,使得薛建荣既获得了稳定报酬,也赢得了社会尊重。
广宣传,将薛建荣身残志坚的典型事迹多渠道广为宣传,这种认可与激励的方式既能强化其进一步脱贫致富的勇气意识,也以榜样的力量鼓励更多的贫困乡亲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程伟通讯员黄宗跃 如何调动企业参与精准脱贫积极性,使之成为引领、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主力军?西乡县的做法是,充分发挥民营企业自身技术、资源、人力等优...
西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