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新闻 留坝新闻 镇巴新闻 略阳新闻 宁强新闻 勉县新闻 西乡新闻 洋县新闻 城固新闻 南郑新闻 佛坪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汉中市 > 宁强新闻 > 正文

“小庭院”变成“聚宝盆” ——宁强县巨亭镇扶贫办主任杨义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记

来源:汉中日报 2017-06-21 10:4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见习记者 魏丹

这里山大沟深、交通闭塞,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收入都是依靠卖点土鸡蛋、核桃和少量的椴木木耳等作物,入不敷出是常态。如今,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成为了依托产业富民的典范。这是宁强县巨亭镇流溪沟村多年坚韧奋斗的成果,这期间,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基层干部,他们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宁强县巨亭镇扶贫办主任杨义荣便是其中一位。

“没有产业,就没有脱贫路子。”49岁的杨义荣向记者说起了2000年被推选为流溪沟村党支部书记时的情况。当年,全县很多乡镇搞起了袋料香菇栽培,流溪沟村山林资源丰富,当时的原乡政府决定在该村的嘉陵江边制作菌袋。菌袋制好了,但是由于群众对袋料香菇栽培认识不足、没有技术,种植任务难以分解,最后这些菌袋被分摊给了村干部。“我也被迫分摊了2000袋,还办了1600元的贷款手续。没有技术,就靠自然出菇,一年下来不但收回了本钱,而且还赚了800多元。”杨义荣说,就是这个看似被迫的产业项目,让他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有了产业,没有技术也不行。杨义荣先后去了河南省西峡县和杨陵区学习种植技术,2003年,他和村文书动员了6户村民,一人带3户,共种植2万袋香菇,当年每袋净收入达3元,收益可观。

这给了杨义荣极大的信心,他决定将这项产业在全村推广,带动更多的家庭增收。杨义荣在村“两委”成员和组长中培养了4名技术骨干,协助分片农户的技术指导。因为工作量大,他经常没日没夜地加班,在那期间,整整一个多月没有回过家,经常带病工作,等到大伙都完成制袋后,他才开始制作自家菌袋。功夫不负有心人,32户菇农全部种植成功,当年又赶上了市场价格攀升,获得了不错的效益。后来,杨义荣倡导在全村组建了3支制菌袋专业队伍,既保障了菌袋的质量,又缓解集中用工的压力,使得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在他和菇农的带动下,流溪沟村袋料香菇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员遍及县城以北6个乡镇,新建冷藏库房6个,拓宽了销售渠道。2013年该村被列为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村,由于袋料香菇产业的支撑,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全村就有80%的农户参与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吸纳会员达到260户260人,筹集会员基准金13万元。2014年该村被评为省级优秀互助资金协会。现在全村规模已达120万袋,年产值400余万元,仅此一项就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4000余元。

进入镇扶贫办工作以后,针对巨亭镇基础条件差、贫困面大的实际,他利用任村干部时积累的工作经验,提出要根据巨亭镇实际,大力发展果、畜、药、菌、芋主导产业为贫困户增收致富。并以流溪沟村为示范,打造发展产业脱贫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现已带动全镇发展袋料香菇300余万袋。这种模式现已在全市进行推广,并于2016年5月入选为国家脱贫典型示范案例。

杨义荣不仅依托袋料香菇产业发展了自己,更可贵的是带富了百姓、凝聚了人心,使得“小庭院”变成了发家致富的“聚宝盆”。他说,作为基层干部,既要在谋字上下功夫,善谋符合实际的好路子,深谋切合实际的好产业,常谋促进发展的好项目,又要在抓字上下功夫,干字上花力气,只有把工作抓实了,农民富裕了,脱贫攻坚工作才能走出困境。

新闻推荐

难以忘却的记忆

本报记者在***驻村调研采访活动中一路走一路感动一路写一路收获22本报记者姚远在省委宣传部***驻村调研采访活动中,我受报社的委派,到宁强县二郎坝镇水田坪村蹲点,历时一个月,已经到期。每...

宁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庭院”变成“聚宝盆” ——宁强县巨亭镇扶贫办主任杨义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