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邢静涛 通讯员 叶亚楠)今年以来,汉台区不断加大残疾人帮扶力度,针对脱贫产业单一的现状,通过引进和发展“扎扫帚”项目,有力拓宽了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渠道,带动贫困残疾人增收脱贫。
徐望湾朱湾村是汉台区残联包扶的贫困村,全村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较为滞后,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113人,其中残疾人19户21人。
今年5月,汉台区残联积极与东方家政公司合作,引进了“扎扫帚”扶贫项目,公司提供竹子、网丝等原材料和技术培训,村里贫困户进行加工生产。因为工作时间灵活,地点离家近、技术门槛低等便利条件,“扎扫帚”项目很快让成为村民中的“香饽饽”。徐望镇朱湾村贫困户朱克俊说,“我每天扎40把,每把2块钱,一月要扎1200把,一月能领工资2400块钱。”
汉台区残联驻朱湾村帮扶干部刘晋波告诉记者,“扎扫把”项目技术含量低,对年龄没有限制,可以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近创业,下一步,区残联将和家政公司、环保公司多方合作,争取扩大销路,为贫困户进一步创收。
良好的市场前景,进一步推动了该项目落地,辐射带动了徐望镇朱湾村、利木村、武乡镇郑庄村、汉王镇黑庙村85户贫困户,预计实现年人均增收7000余元。朱湾村扫帚场因此被区人社部门评为就业扶贫车间。
今年以来,汉台区残联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培育省市级残疾人就业基地3个,先后举办两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帮助390名残疾人提升就业技能,为20名残疾人发放省级自主创业资金10万元,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积极协调区扶贫办,对99户贫困残疾人,落实每户5000元产业帮扶资金,进一步激发贫困残疾人的内生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昆)汉中公路局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将“四种形态”有机融入监督执纪问责各项工作,推动纪律建设取得实效。坚...
汉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