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印明水碓村是典型的丘陵地,农户大都住在半坡上,一条水泥路沿河由南向北伸向远方。村支书杨新义家住在缓坡处,房舍映掩在树林之中。门前有两条狗,见我们走来,没有凶神恶煞的样子,反倒摇着尾巴像是在欢迎客人。场边几只公鸡无忧无虑地踱着步子,丝毫没有诧异的样子,依然过着自己无忧无虑的生活。不远处是一片庄稼地,与油绿的一片桐子树林交相辉映,一眼望去,满目翠绿,扑面而来。像是我那可爱的故乡,宁静而安详。
或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在场院等了不大一会儿,村支书便回家了。他穿着深筒水鞋,扛着锄头,一幅刚刚劳作的模样。仿佛眼前浮现出已故的父亲——他也曾是村上的干部,白天要干农活,晚上处理村组的事情,靠白加黑劳累奔波,富裕着一方百姓。看着这些可敬的村组干部,想想我们慢条斯理地打理生活,心里还有什么不满和怨言!
村支书诚实淳朴,待人热情。虽与作家丁小村早已熟悉,但依然打着招呼。当他得知是作家体验生活,便埋怨陪同我们的村妇女主任没有提前告知。其实,这是我们采风的本意,纯真的生活才能写出有质地接地气的作品。
村妇女主任心直口快,人也精明。她不时地插话:村上的水泥路是汉中市文联出资修建的,不然通村的道路还是土路,多么朴实的话语,像质朴的山民,用不着涂脂抹粉加以修饰,但一语道破了群众的心声。可见,扶贫就要真扶,老百姓得了实惠,才能记住你的好。从言谈举止不难看出,丁小村迅速融入乡村的生活,主动与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了良好的干群关系。难怪离别时,村支书说:这几天农忙,不知道你们来,我也没有准备,农闲了请你们到家里吃腊肉喝包谷酒。村支书的实诚大方,无不让人感动。也许,这就是山民纯朴的本质所在。
初夏时节,万物生长。氤氲出五月的清新。穿过一条小径,登上一个高台,翠绿映入眼帘,直插云霄。那就是一对有名的千年银杏树,当地人称为夫妻树。一棵生长在泥土里,一棵从瓦屋顶破空而出。两树牵手相依相连,相伴相生,一起听风,一起沐雨,一起看日月星辰世间风云。忽然,一阵风吹过,树叶哗哗作响,流水一样,带来清凉,勾起诗人的灵感,泼洒着零碎的文字。
大山养育了山民,山民也知恩图报。哪怕是一草一木,都看得非常金贵。即使在大炼钢铁到处乱砍乱伐的年代,也始终没人敢打它的主意,使其得以幸免,以至于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紧挨着银杏树的是一座老宅四合院,夯土墙面已经斑驳,黑色小瓦略有损坏。大多数房门挂着旧式锁具,早已锈迹斑斑。木格门窗有蜘蛛网,它们缝隙深处挤满了岁月的灰尘。院里水泥硬化的地面与这古雅有些不搭调,但方方正正的大条石基础和石柱,稳如磐石,在斑驳光影下,印证着历史的沧桑,诉说着曾经的荣光。
其实,对于四合院,我并不陌生。在北京工作时,曾见过不少四合院,但在咱当地,实属罕见。不过,这座四合院与众不同,却坐南朝北,想必是受风水先生的点化,历经岁月的洗礼,成为历史的记忆。
深山出鹰鹞。遥想当年,这里肯定是一个大户人家,有良田千亩,男耕女织,四世同堂,代代相传,欢声笑语,好不逍遥。然而,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四合院早已褪去了昔日的繁华与风采,只有西边的住户显露出一线生机与活力。古老的屋檐下,住着一老一少,老太婆八十多岁了,见我们走来,并不惊异,满脸微笑,热情地打招呼。显然,老太婆年事已高,但神情坦然,面目慈祥,精神矍铄。看来,人活的是心情。我羡慕那一对银杏树的执着与恩爱,更赞赏那个老太婆的从容与豁达,她把普通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不见苦恨与沧桑,超过了常人的想象。
相逢是缘,相识是福。去过水碓村,我梦里又多了一个故乡。
新闻推荐
买菜 购物 出行 点餐 西安全力构建“移动智慧城市” 无现金生活真是方便
市民购物扫码支付本报记者李宗华摄很多商店都设二维码方便市民本报记者李宗华摄购物可以微信支付,租车可以扫码。甚至是买早餐、逛菜市场都可以“扫一扫”,出门不带现金,照样行天下。这不是想象中的...
汉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